第二十六章 大同书院-第2/3页

加入书签
        周梦臣说道:“我不知道,诸位将领是怎么看。但是在我看来,制图,乃是军官一项必须学会的技能。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可掌握,只能模糊的判断,人和这个也不是一般将领可以学会的。唯有地利才是每一个军官都能把握的。因为地利是死的,而其他两项都是活的。”

        “但是怎么才将地利牢牢的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它画下来,就是最好的办法。”

        “大人。这书院就教画地图吗?”一个将领小心翼翼的问道。

        周梦臣说道:“自然不是,画地图不过其中一门课而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同书院分为文武数医三科。文,自然是读书上进,如果你们的弟子有考进士的天分。这里有名师教授,不敢说多好。都是我的师侄,有举人功名的不少。足够教授你们的弟子。”

        听周梦臣说到了这里。

        这些将领们之中,其中有很大的骚动。

        让周梦臣有一点点无奈。

        实在是科举太深入民心了。整个大明百姓都接受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读书不是普通的读书,而是读书考进士。即便是这些将领也是如此,一个个在战场上搏功名,都知道战场上的危险与无奈。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不要走他们的老路。最好能考进士。

        如果周梦臣强调大同书院教授的都是考进士的学问,说不定就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了。

        只是如此一来,周梦臣办的书院与大明其他书院又有什么不一样。这不是周梦臣想要的。

        只是周梦臣也不能违逆众意,考进士也算是主流民意,周梦臣不能逆民意而动。这才有了文科。

        周梦臣说道:“武,就是学习行军打仗之道。这制图就是其一,数。就是专研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学问,比如种植,打铁等。还有医学,自然这行医之道。大家都知道外科手术吧。”

        这么一说,下面人都明白了。

        外科手术在大同军中,其实接受程度很高。毕竟,刀头舔血的人,没有那么多有的没的。

        至于数,其实就是科学研究,培养专门的科学人才。当然了,这些将领却不会理解,只会觉是工匠之学。

        不过,周梦臣也没有解释。因为面对偏见,很多时候解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最好的办法让他们看见事实。

        这些将领也明白,他们的弟子多半不是什么考科举的料。毕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们自己是什么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孩子也不是不是那种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人。

        所以更多的关注在这个武科之上。

        有人问道:“大人,是不是我们家的子弟会直接上这个武科。”

        “不是。”周梦臣说道:“要看天分,第一年都要学基础课,也就是文与数两门。这主要看出你们的孩子有什么天分。顺便打个基础,能不能考科举,也要先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