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鞑子主力在什么地方?-第2/3页

加入书签
        苏祐几乎将宣大战局的控制权,拱手相让。就是为了让仇鸾更好的统合两方,与鞑子交战。但是而今,仇鸾做了什么?几乎什么也没有做。苏祐又怎么能满意。

        于是,苏祐上奏朝廷。弹劾仇鸾殆误战局,以至于宣大战局完全崩坏。

        随着苏祐上奏,各级官蜂拥而至,弹劾仇鸾的奏疏,几乎能将仇鸾给淹了。

        这个局面,周梦臣觉得有几分快意之余,内心之中却怅然若失。

        宣大局面在一点点崩坏,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东西,但问题是,随着宣大战局的转化,大明朝廷非但没有团结起来,反而日益分裂了。斗争频率增加。可谓争奇斗艳。一点也不逊色于前线的战局。

        这样下去。恐怕有不忍之事。

        周梦臣想到这里,心中暗道:“好歹,我做了准备。只是我希望我的准备,最好不要在今年派上用场。”

        因为周梦臣的准备,更多急就章。各种方面都不大成熟。真的到了战场之上,未必能够百分百的发挥了。

        如果在战场之上出了问题,        那才是最大问题。而且这种手段,充其量也算是一个战术上的手段,上升不了战略层次。战术的胜利,很难掩盖战略上的失利。

        只是周梦臣对朝廷党争加剧,更多是失望。但是对仇鸾上奏的解释,却是万全不能接受了。

        虽然他仇鸾左一个捷报,右一个捷报。但是并不能掩盖一件事情,那就是俺答肆虐的地方越来越多。大同这边,仇鸾可以一手遮天。但是宣府这里,苏祐可不给仇鸾面子。

        而仇鸾接到了朝廷申斥的时候,已经是在居庸关外了。并立即给朝廷的答复。

        他是一推六二五。

        将这一件事情,全部推到了上任,也就是周尚文的身上。

        仇鸾细细论述,在周尚文在的时候,纵容走私。以至于鞑子与大明边军来往密切之极。所获亿万之数。也致使我过之虚实皆为鞑子所知,故而这一次鞑子才能势如破竹。他在后面追赶都来不及。

        总之,似乎而今宣大的局面。全部是周尚文留下的后遗症。全都是周尚文的错误。没有一点是仇鸾的错误。

        要知道周尚文本来就与严嵩父子之间关系不大好,当初周尚文在有些事情上大大削了严阁老的面子。故而周尚文的身后名,被压制了。闹到最后周尚文的谥号,一直难产中。

        甚至大有拖着拖着都没影的感觉。

        周梦臣大为恼怒。觉得这根本就是乱搞。

        周梦臣之所以不在谥号上为周尚文争取。到底是这一件事情干系不大,等将来严嵩倒台之后,再换一个好谥号便是了。

        只是而今这已经不仅仅是周尚文的问题了。

        严嵩采纳了仇鸾的说法,推行两个决策,追查周尚文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苏祐诬告反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