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余波未息-第2/3页

加入书签
        嘉靖与喻尚书都很清楚一件事情,自愿捐赠,在现在的社会风气,根本不可能行得通,更多是作为道德上的标杆存在。而不指望那几具尸体能帮什么大忙。不过让死囚尸体直接解剖,似乎也不大合适。

        下面怎么执行是一回事。但是朝廷制定的政策,还是要求一个正大光明的。

        嘉靖说道:“那鞑子尸体怎么说?”

        喻尚书说道:“民法不涉军法,陛下不应该问臣。”

        嘉靖听了,微微一笑,心中很是痛快。这就是用能臣的好处。只要与他们达成一致,很多难题都信手解决了。但是如果与他们想法相反,那可就要烦恼了。

        喻尚书对于外科手术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特别是一些军方反应的好处,周尚文几乎扯脖子支持,还是有下面很多病例。什么肠子都流出丈余,居然又治好了,等等。就知道对战斗力的影响。

        在下面的一些士林人员,可以堪堪而谈,什么道德天命。但是对于在场的官员。很多事情固然要考虑道德因素,但更要考虑的是现实因素。

        单单这一点,喻尚书内心之中天平就倾斜了。

        大明律之中,军法与民法之间是分开的。当然了,而今军法松弛,文官势大,很多文官都将处罚权延伸到了军中,但是真要说,军法还是应该在五军都督府,而且军法严厉之余,也有很多从权的地方。

        而且在大明文官上上下下普遍强硬的态度下,很多官员都轻蔑的感觉:鞑子不是人。

        所以解剖鞑子尸体。并没有道德上的困境。甚至还有一希尔有一个小小的疑惑。那就是鞑子都是畜生,与汉人的身体怎么会一样的?解剖鞑子有用?

        对于解剖鞑子尸体,反对的人不会有太多,喻尚书也就懒得费口舌了。

        周梦臣忍不住说道:“喻尚书那捐献自己的遗体,又怎么样?”

        喻尚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从原则上是可以的。”对于这一件事情,喻尚书还是有些担心的。但是皇帝倾向性如此明显,他只能说这些的。原则上可以,但是喻尚书以他丰富的刑案经验。他担心今后,有人买卖尸体。钻法律空子。

        甚至有更多不忍言的事情。

        如果要他说,最好不要开民间解剖这个空子。干脆一切解剖之事都在朝廷的管控之下。只是,他总不能以莫须有的可能性,劝说兴致勃勃的皇帝吧。喻尚书准备来一个软对抗。制定尸体捐献程序。最大的减少漏洞。

        嘉靖说道:“如果就好,喻尚书你去办吧。”

        喻尚书说道:“臣领旨。”随即喻尚书缓缓的退下去了。

        周梦臣目光扫过严嵩,说道:“陛下,臣有下情上秉。”

        嘉靖说道:“说吧。”

        周梦臣说道:“陛下,薛老生前创办的大医精诚期刊,而今已经不能用兵部驿传了。臣请陛下念在薛老一生贡献,法外开恩,让大医精诚还使用兵部驿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