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怒火冲天-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个斥侯在自己小小的刑罚面前把主子都卖了,这种没骨头的家伙,要之何用?

斥侯面色赤红,怒视着席君买:“这位大人,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非是小的贪生怕死,而是小的觉得汉人没必要给山越人卖命。”

“虽然小的从小在山越长大,但我的血液里流淌的是汉人的血液,这是不可改变的,若是有了名主,你看小的会不会吐出一个字。”

席君买想再反驳,却被杨帆制止。

这斥侯展现出来的气变和机灵劲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若能利用得好,应该能成为一个人物。

如果他真能让山越人下山,那绝对能够让自己在江南迅速的站稳脚跟。

想到三国时期胡孙吴可是收编了不少山越人加入军队,这些人战斗力很是厉害。

特别是在山林作战,绝对超乎常人的想象。

只要这些山越人肯下山,一旦习惯了平静的生活。

不用几代人,定能让他们全部汉化,以后再也没有民族之分。

更何况,自己刚到江南也很缺人,给这斥侯一个机会也未偿不可。

想到这儿,杨帆便说道:“既然你有此心,那本都督给你保证,只要能说服山越宗帅带人投诚,在本公的治下,本公不会有种族血统之分。”

“汉人也好,山越人也罢,只要真心实意想好好过生活的,本公统统接纳,甚至分给他们和汉人一样的田地。”

“但是丑话说在前边,一旦他们进入本公治下,就得服从管理,若随意违抗律法,那就休怪本公不讲情面!”

“至于你,只要能圆满完成任务,本公保你能成为八品校尉……”

斥侯大喜:“多谢公爷,小的这就回去说服山越宗帅,即使不能把全部的山越人带下山,但那些逃上山的汉人定会全部带来。”

“等等,如果能说服山越宗帅,你们不必立马投诚,只要如此……”

说着,杨帆轻轻在斥侯耳边交代了一阵。

斥侯连连点头,千恩万谢的走了。

看来这位公爷早就有了安排,幸好自己投诚了,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随着斥侯离去,一阵山风吹来,杨帆不由紧了紧衣领,这湿冷的天气还真让人难受啊!

与南方的湿冷有所不同,进入三月的关中虽然还有些凉意,但已经渐渐回暖。

若是往年,在这个入春时节,李二陛下要么去骊山行宫踏春,要么下基层视察百姓的生活。

可是今年,李二陛下却哪里也没去,下朝后老老实实的呆在甘露殿等消息。

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杨帆此次下江南关系重大。

在杨帆还没有传回消息之前,李二还是放心不下。

毕竟,在江南打开局面,那可是关系着以后东征的计划。

既然想东征,李二就必须吸取前隋失败的教训。

当年隋炀帝三次东征大败而归,除去山高路远,将士水土不服之外,后勤辎重延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就必须从江南征收辎重粮草,然后用海路运往高句丽前线。

这也是为什么杨帆开口去江南开辟航适,李二陛下便满口答应。

毕竟,可关系到他能否成为千古一帝。

虽然杨帆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可是毕竟杨帆的年纪实在太轻了。

主政一方,可不是有些小聪明就能行的。

当然,对于杨帆此次南下,李二陛下也是抱以很大的期望。

要不然,也不会赋予他开府建衙的权力。

江南不仅山越人经常作乱,世家豪族更是盘根错节,想要开创局面难如登天。

李二陛下担心啊,生怕会出现什么乱子。

虽然天气已经回暖,但殿内四角的火盆还燃烧着木炭和檀香,让整个大殿里有些燥热。

由于在自己的寝宫,李二陛下很不雅的解了一颗扣子,扯了扯衣领,这才感觉呼吸顺畅一些。

看着面前已经汇报完毕的房玄龄,李二开口问道:“马上就要进行春耕了,关中雨水稀少,关中今年会不会出现旱情?”

“回禀陛下,虽然关中少雨,但距春种还有一段时间,应该不会缺水,更何况,经过去年朝廷大修水利,水渠四通八达,定然不会影响春种。”

房玄龄正襟危坐,身上的紫色官袍一丝不苟,一张老脸毫无表情,似乎一点也感受不到皇帝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闻言,李二陛下轻叹一声:“这都是杨帆的功劳啊,那家伙看似嬉笑顽劣不服管教,却懂得为国为民之职责,若非那小子献上100多万贯银子给朝廷大修水利,关中怕是又要饥荒满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