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倚天屠龙记 第五十四章:一统前夕-第2/3页

加入书签
    李思齐能力比起前两任察罕帖木儿和张良弼来说,稍显逊色,他防御有方,进攻无力。

    到任后,鉴于前任张良弼几次进攻,都没有取得胜利,李思齐在稍作试探后,竟然开始了和明教义军比拼起防守能力来。

    小昭自然也乐得如此,既然蒙古人不进攻,那么明教上下就开始了整顿合并,意图打造出一支强悍的精锐部队出来,也好一举击垮蒙古人的反抗力量。

    江南在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力;而江北在整顿练兵,依靠江南的赋税和粮食,明教麾下的义军实力,几乎每一天的都在增长中。

    但是另一天的元廷方面,却越发顿困不堪。

    朝中文臣相互倾轧,宰相脱脱帖木儿发动改革,意图重整朝纲,加强对天下的掌控。

    然而皇帝崇信的权臣哈麻却与之不和,处处阻挠,最后更是向皇帝以及皇太子分别进了谗言,使得脱脱被罢相,流放于云南大理宣慰司镇西路(治今云南腾冲西)。

    然后又害怕脱脱还有重新复起的机会,哈麻矫旨遣使鸩死脱脱于云南贬所。

    脱脱是元朝后期蒙古贵族集团中少见的有见识,有能力的宰相,他的死,意味着蒙古人最后一个挽救的机会,都丧失殆尽。

    原本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和宰相脱脱帖木儿,一武一文,一个在朝外镇压义军,一个在朝内调理朝纲,互为应援,好不容易拖住了元朝飞速下滑的势头。

    察罕帖木儿请辞,固然有大势不可挽回,以及自家女儿赵敏的劝说,却又未尝没有看到脱脱一朝身亡,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之东流,才导致了心灰意冷。

    元廷文武两大支柱既去,剩下宠臣哈麻当道,不理国事,只知道进献玩物于皇帝。

    纵然还有一两个有志之士,如朵儿只,月鲁不花等人,独力难支,无法和哈麻相互抗衡。

    一边是蒸蒸日上的明教,一边是每况愈下的蒙古人,在众多有心人的眼里,天下大势,愈发明朗。

    起初的时候,明教军队刚刚攻下建康府,攻略江南的时候,江南的士绅们都还都是有心观望,害怕自己压错了宝,不敢轻易贸然行事。

    结果北方元廷自己太不争气些,元帝亲小人,远贤臣,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让人大失所望。

    等到脱脱身死,汝阳王请辞的消息传遍天下后,一时间,江南各地士绅,纷纷向明教义军请求出仕,并且极力配合他们的军事行动,安抚地方。

    有部分士绅在投靠当时南方明教义军后,向名义上的头领朱元璋进言道,“君是天下英雄,怎么能够屈居于一黄口孺子教主之下呢?”

    “况且纵观历代,前汉之黄巾,后宋之方腊,以教义笼络人心者,虽如星火燎原,势不可挡,然其力竭亦速,终究贻笑大方。”

    这伙人的话里话外,都在劝说朱元璋脱离明教自立,好捞取一个从龙之功。

    毕竟此时的明教上下,各个阶层的位置,都已经坐满了人,就连朱元璋,也不过只有一个凤阳坛坛主的名头。

    凤阳坛只是从属于洪水旗的分坛,洪水旗也只是五行旗之一,五行旗之上还有五散人,四法王,两使者,最后还有一位教主高高在上,俯视明教天下百万教众。

    这些士绅们投靠朱元璋,想要爬到教主小昭的身旁,也不知道要等到那个马年猴月哩;

    还不如一心一意教唆朱元璋以下克上,脱离明教自立为王,万一最后成功了,岂不是美滋滋的开国功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