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兵指南昌

加入书签


“主公明见。”

    郭嘉点了点头:“南面防区兵力雄厚,并不一定要纯做防守,倘若曹操部在进攻的过程中,露出破绽,也可抓住战机,给予反击;若是主公南下之时,曹操没有异动,这四万人马也可以转为预备队伍,通过水路快速前往荆州前线支援。”

    转回现在,郭嘉立在地图边儿上,说道:“臣以为整体的布局,便是如此。”

    王政微微颔首,郭嘉考虑的十分到位,以曹操目前的实力,便是倾巢而出,大抵也不过五六万人,作为防守的一方,扬州军本就占据一定的地利,在下蔡安排步卒固守城池,平阿作为侧翼以为呼应,而后方中间的寿春则为枢纽总镇,水陆皆能保证安稳,加上原本各县的驻扎部曲,这南面防区用来布防的军马已经接近五万,只要主帅用之得当,防守上绝无差池,足可抵挡。

    至于主帅人选,即便郭嘉没有明言,其实两人都十分清楚,舍徐方再无第二人了。

    这不仅是从能力,心性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也需要地位,资历,以及最关键的信任问题。

    防守方面已然敲定,至于进攻方面,攻伐荆州已经是灭国级别的战役,计策反是其次,最重要的其实是作战的方略。

    三日之后,霸府终于拟定了作战方略,王政召见诸将,众人商讨之后,皆甚为认同,王政当即拍板,将南下的日程暂定为夏末秋初的七月。

    虽然离战事开启尚有三月,但整个扬州乃至徐州,都在这一刻起迅速的动员起来,毕竟军情如火,早开始预备一日,待战事起时,便会能多有一分胜利的把握。

    另外王政也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先将豫章的一个城池拿下,既是作为对刘表的一个试探,亦是为了打开南下荆襄的另一条通路。

    这个城池正是豫章的郡治县,南昌。

    已是月上中庭。

    甘宁的府邸,书房之内,依旧烛光明亮。

    甘宁坐在主位,对面是太史慈,他二人彻夜不眠,通宵长议,所议者非为别事,正是为如何智取南昌。

    今日朝会之上,王政一提出要取豫章,新附的一些武将便纷纷抢着接令。

    这倒不是说夺取豫章,打败华歆是多么大的功劳,而是霸府的方略上说的很是清楚,来日进攻荆州,大致会两路其出,水陆并进。

    九江那边水路为主,又是周瑜挂帅,估计很大可能会以扬州本地的武将为主,再加上其他人本就更擅陆战,原本也不愿去。

    而陆路的进攻基本便会从豫章发起,大家心知肚明,知道王政这次大概率是要御驾亲征,他既为三军主帅,那吴胜这厮到时是肯定要抢着做先锋的。

    若是那时再争,未必能争的过,但若是先取下豫章立下功劳,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或许还能多一些把握。

    正是因为这个考量,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出来争抢,不仅张辽、魏延如此,甚至连黄忠都跳了出来。

    当然,出人意料都是,最后却是被徐方举荐的甘宁笑到了最后,而刚刚加入的太史慈,则被安排为他的副将。

    甘宁之所以能拔得头筹,倒也不仅仅是被徐方举荐,而是上次克复江东时他便心有不甘,一番寻思之下,猜到王政在对荆州用兵之前,必会先对豫章动手,故此提前便做了准备。

    “子义兄,大概就是这样。”

    虽然相识不久,但面对太史慈时,甘宁说话很是客气,脸上也没有往日的骄矜之色:“本将已经顺利地策反成功了几个南昌的将官,其中一个名叫周鲂的都尉,早前本在袁公.哦不,是袁贼麾下效力,自寿春克复之后,他便逃去了豫章,此人与本将关系不错,故而应该可以信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