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术之贤良、我之仇雠

加入书签


    当日夜间,王政亲率的这一路人马抵达寿春城下,此时黄忠和魏延已然扎好了营盘,全军当即入驻。

    秋日深寒,加上近来密密层层,前推后涌、仿佛波涛起伏的乌云,今夜更是彻底遮掩住了星月,半点光不教露出,直令旷野上漆黑一片。

    渐渐变大的风像是被漆黑紧紧困住了似的,左右挣扎,突围不出,晚风也越发变得潮湿,带着土地与林木的气味,似乎时时刻刻地都在提醒着人们,雷雨即将来临。

    而在这片昏黯的江东土地上,每一个城垛都打起了火把的寿春城,焰气重霄,便成了唯一的光明炬点,照亮了四周数里的方圆。

    当然,这唯一闪亮的光炬再是巨大,也仅仅只能照亮四周数里的方圆了。

    周边无尽的黑暗包围着它,逼迫着它,若有神祇从云端俯瞰,便会觉得这一盏烛光迎风露立,似乎随时都有吹灭的可能。

    此时的王政不及休息,带了乔绾等人,悄然出营,放眼观看寿春虚实。

    一行人没打火把,静悄悄地登上近城的一处高地,他们在暗处,敌人在明处,众人皆是体魄强健,目力过人,城头上的情形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甘宁年纪不大,却也算是久经战事,城头上的布防安排的井井有条,投石机、投石机、檑木、瓦片、滚油等等防守的器械各安其位,刀斧手、枪戈手、弓弩手、手等等各类的兵种,搭配得宜,时不时有都伯之类的军官带着明盔亮甲的巡城部队,一边大声地吆喝小心戒备,一边大摇大摆地招摇而过。

    眼见此状,乔绾眸光隐现忧色,缓缓移到王政的脸庞上,轻轻说道:“城中士气看来还不错?”

    “杨弘智谋之士,甘宁熊虎之将,彼辈又是主场作战,要是大战之前便已士气低迷,那这场仗也不用打了。”

    王政却是不以为意,只是不断打量着城头,应声说道:“且待明日开战之后,再看他士气如何。”

    一旁的黄忠魏延也跟着来了,他二人早来了两日,较之王政,对寿春的城防有更多点的了解,魏延便主动上前指指点点,把白天里看到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分别提醒王政知道。

    寿春最早立于战国,楚考列王二十二年,为避西秦嬴政东进的锋芒,楚人被迫从陈(河南淮阳)迁都于寿春,但这座重镇真正的大放光彩却是在汉末三国和东晋南北朝的两次南北对立时期。

    原本的历史上,袁术于寿春称帝自立,随即遭天下共击而败亡,此地后为曹魏所得,曹操将寿春化为东南的重镇,为了保护寿春又将防线南移,于淝水之畔将合肥县修筑扩充,更派遣大将镇守,导致东吴百年时间竟难进寸步。

    到了两晋时期,寿春的战略意义更是真正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史书统计,南朝两百八十年的时间内,北方政权大规模对南方用兵共十九次,其中针对寿春方向的用兵竟达十二次,比例高占七成!

    这是因为南方政权的防御体系依托江淮水系,北方若要南下基本就是四条路线:

    一、从徐州的彭城至下邳再至广陵,最后从江南京口(镇江)登陆,这是泗水入淮水,再经中渎水(古邗沟)渡过长江。

    二、从豫州的沛国进入寿春,再至合肥,这是从北方中心河洛地区沿鸿沟至颖水、淮水,再由淝水入长江,登陆采石矶。

    三、从汝南过汝水河道至上蔡,随后从陆路进发。

    四、由南阳郡顺淯水南下在襄阳入汉水,再通过汉水入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