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从来成功细中取,自古富贵险中求

加入书签


    回到使馆后,王政立刻招来王熊,周泰等人商议此事,研讨对策,还有一人,则是不请自来的乔绾。

    “诚如将军之前所料,袁术帐下非无人也。“

    王熊道:“杨弘身为他的第一谋主,能够发现将军的意图,且不过数日功夫,算是反应极快的了,只不过...”

    “只不过此人不仅反应极快,心性也甚为果决,立刻便劝袁术以鸿门宴的方式诛杀将军,并且想出后续的收尾,其杀伐决断,远非一旁的书生可比,倒是一个高明人物。”

    一旁的众人包括王政在内,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自家人知自家事,王政知道自己的成功一方面有赖骑砍系统,一方面则是因穿越的先知先见,论起政治能力上,即便数年熟练,实也不过中人之姿,因此他从没有因为眼下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过。

    也因为这一份自知之明,他也从来就没指望用一招“瞒天过海”便可以将寿春上下全部哄住,他对江东的图谋,对袁术的盘算,迟早会有人发现。

    如果说陆绩的纳头便拜是意外之喜的话,那么杨弘的反应迅速倒属于意料之中了。

    只是杨弘居然如此的果决,放弃“采用别的应对方法”,单刀直入,直接劝说袁术擒杀王政,委实就有点令人心惊。

    对方虽然也用了所谓的“孙贼余孽”来作为背锅对象,想要化解“一旦诛杀王政”后徐州势力的反噬,其实这却是纯粹的异想天开了,以郭嘉、徐方、黄忠等人的聪明才智,若是王政当真有何不测,不用多久必然便能发现真相!

    王政相信杨弘心里恐怕也清楚他这招“李代桃僵”未必会有多少效果,只不过在袁术面前没有明说罢了,而对方在清楚的情况下,依旧做出这样的决断,须知徐州和扬州乃是邻国,无论水陆都极为容易进入九江,且徐州这两年发展兴旺,又得了北海、泰山一个商业大郡,一个天下兵源,有识者大多都能推断出王政麾下兵马如今起码接近十万。

    只不过是因为徐州本身地形缘故需要四方镇守,牵扯了大半,才会经常出现外战时捉襟见肘,兵力不足的情况。

    可要是王政这位主帅真的被袁术所杀,那这十万虎贲再也不会去考虑北面的袁谭和西面的曹操了,一旦三军缟素,将兵悉起,举州南下,对寿春的威胁绝对要远超前的孙策叛乱!

    再加上夏侯惇如今还在汝南边境虎视眈眈,扬州军极可能会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危险中,杨弘却还做出擒杀王政的决定...

    说白了,相比其的智谋,这等果敢刚烈、破釜沉舟的决断,倒更让王政心惊。

    “却是本将小觑了他。”王政很是干脆,直接便承认自己的失误。

    “州牧,寿春已非善地,不可久留!”

    这时一旁的周泰沉声道:“袁术毕竟也是一方强侯,妇人之言能劝住他一次,却未必能劝他第二次,若是下一次袁术被杨弘说服,生出杀机,如何是好,不若见好就收,先返回徐州?”

    王熊在旁亦附和道:“周兄弟此言不差,将军,依末将看,扬州主庸兵弱,便是正面对敌,也难堪我天军锋锐一催!不若先返回下邳,厉兵秣马,重整旗鼓,明年开春大举南下,取此地亦如探囊取物耳!”

    乔绾虽未开口,此时望向王政的眼神,也带着赞同的意味。

    眼见众口一词,王政心念急转,不断权衡利弊起来。

    沉吟片晌,他环顾左右,嘴角逸出一丝充满慑人魅力的微笑,摇头道:“大丈夫行事,自当遵道而行,善始善终,岂可半途而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