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救时之君 (二合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但是理智却压制住了明英宗朱祁镇内心真实想法,他需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展现出仁君大度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最快速度瓦解将士的抵抗,以及安抚群臣的忧虑。

只见朱祁镇从战马一跃而下,在亲兵团团包围中一步步走到距离沉忆辰最近的安全位置,然后开口道:“沉忆辰,朕对你可谓是皇恩浩荡,难道你真的要执迷不悟抵抗到底吗?”

“上皇恩情,臣谨记在心,可个人私情敌不过家国大义。大明数十万死伤的将士,九边百万家破人亡的百姓,没有人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哪怕上皇是曾经的大明天子!”

当初在瓦剌大营中的话语,沉忆辰再度送还给了明英宗朱祁镇,他选择“背叛”从来不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仅仅是为了土木堡之变后无辜送命的军民,讨回一个公道。

丧师辱国的大明君王,凭什么可以依旧坐在龙椅高高在上,就凭投胎投的好,是个天生的龙种?

可同样千百年来流传了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沉忆辰无法改变一边,但他却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到让朱祁镇接受应有的惩罚。

“朕乃天子,没有谁可以指责朕,你沉忆辰更不配!”

当着满朝文武跟禁卫军的面,沉忆辰说出这段话毫无疑问,揭露了明英宗朱祁镇最不愿意提及的失败耻辱。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除非下达罪己诏,否则君臣大义之下轮不到你一个臣子来问责!

同时这段对话回荡在奉天殿中,此刻文武百官才意识到以前对于沉忆辰年轻气盛的评价,显得是多么的可笑。此子何止是什么气盛,敢这样对待跟指责太上皇的,历朝历代恐怕都找不出几个,大多还得落个身死人亡的下场。

“皇兄,那朕可以指责吗?”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从奉天大殿的阴影中走到了阳光之下,他便是景泰帝朱祁玉。

沉忆辰终究还是赌对了,朱祁玉性格有偏狭急躁的一面,从他露骨打压勋戚旧臣能看出来。同时还有自私软弱的一面,不愿意放弃皇权以及想着易储换自己儿子当皇太子。

但瑕不掩瑜,朱祁玉骨子里面有着属于自己的刚毅,否则京师守卫战将出现另外一种结局。

这一刻,朱祁玉终于直面身为太上皇的兄长,以及身为嫡母的孙太后,让沉忆辰不用再扛着法统跟皇家权威带来的双重压力。

朱祁玉的出现,让朱祁镇脸上写满了震惊,这个曾经唯唯诺诺的弟弟,现在已经彻底以君王身份自居了吗?

“郕王,别忘了你的皇位是母后所立,是朕传位于你,君臣名分上你永远是朕跟母后的臣子。”

“臣,何以指责君主!”

明英宗朱祁镇厉声回应着,从儒家礼法的角度上确实如此,哪怕历史上当朱祁镇从瓦剌归来,包括襄王朱瞻墡在内等一众皇亲大臣,还经常上疏要求朱祁玉朔望两日,率领群臣朝见太上皇,无忘恭顺。

不仅仅是朱祁镇摆明了君臣身份,就连孙太后此时望着站在汉白玉台阶上的朱祁玉,同样缓缓开口劝说道:“郕王,自古礼法有嫡庶之分,天命本不在你,不要做无谓的抵挡徒增伤亡,号令放下刀兵皇帝会宽恕尔等罪责。”

听到孙太后口中说出这样的话语,朱祁玉此时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悲哀跟心酸。

当初正是孙太后拿着江山社稷,让自己临危受命登基大统之位,最终从蒙古铁蹄之下保住了大明万里河山。结果现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变成了天命不在于自己。

难道君王死社稷的决绝,还抵不上丧师辱国的罪责?

“母后,朕扶宗社倾危,救天下万民,对得起父皇跟历代先帝,登基大统乃众望所归,这才是天命!”

景泰帝朱祁玉一字一顿的诉说着内心的愤怒跟不甘,他自认为担得起救时之君的称号,北拒鞑虏,南征蛮夷,赈灾济民,任命能臣,哪样比不过自己的皇兄朱祁镇?

换源app】

唯一输的便是嫡庶,如果仅因礼法抹除自己功绩,朱祁玉不服!

可是这样的辩解对于孙太后而言,完全敌不过她的母子情深,劝降朱祁玉更多是怕担后世骂名。毕竟孙太后是踩着明宣宗元配胡皇后上位,本就得位不正有许多非议,要再闹出什么嫡母杀庶子的故事,史书里面怕是得骂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