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章 开会了,问题一大堆(三)军事篇-第2/3页

加入书签
  裴元绍不敢怠慢,连忙回道:“经县境内不产铁矿,材料都是从外面运进来,加之县里的铁匠铺就只有李虎的神兵铺,衙门也没有专属的打造作坊,他们只能抽出大概一小半的人来打造我们定制的军备,故而进度才会如此缓慢!”

  “人的话,甄俨接下来会给我们送来,想必其中会有不少铁匠,可是这材料,不知诸位可有办法搞到?”

  汉朝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朝廷也很重视铁器的打造,故而以打铁谋生的人并不少,虽然铁盐向地方开放,但掌控这两个命脉的还是官府与地方豪族,寻常人家即便是想以此来谋生,也插不进手,朱涵只好把目光投向场中唯一一位出身富户的马闯身上。

  “回禀大人,马家还存有数百斤铁,十余斤百锻钢,若是大人需要,属下可以说服家中长者,全部送给大人!”

  见朱涵看向自己,马闯赶紧起身回道。

  “送就不必了,本官会按照市场价购买,等散会以后,志才跟着马闯去一趟马家,先把马闯库存的铁都买下后,再跑一下万木斋与李家,看看能不能再收回一些铁。”

  朱涵听了马闯的话后,这才把提着的心给放了下来,有了马家的资助后,他的铁甲军梦也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元绍,有了这数百斤的铁,你能保证在多长的时间内把三百人的军备全给弄出来?”

  朱涵看向裴元绍,急声问道。

  这可是眼下的当务之急,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个来得紧急。

  “只要甄家的工匠一到,人数在百余人的话,那属下就敢保证,半年之内就能全部赶制完成。”

  裴元绍在神兵铺待了一阵子,心里对于铁匠的打造速度也有所了解,他默默地盘算了一下后,回道。

  “好!那本官就给你半年的时间,你若是能够完成任务,必定重赏!”

  朱涵闻言后,心情大好,笑着说道。

  “多谢大人!”

  裴元绍谢过后就赶紧坐了下去,刚才与朱涵交流的时候,他倍感压力山大,而且朱涵那笑眯眯的样子让他总觉得自己是在与虎谋皮,哪怕是听到朱涵的许诺,他也没有一丝好心情。

  “文远,军队的编制如此划分是不是太过繁琐了一些?能不能简化点?”

  一听到五个人就要设置伍长,朱涵顿时就一个头两个大,熟悉现代军队编制的他,觉得汉代的这种编制实在是太过落后了一些,不过热-兵器时代与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相差太大,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相互比较,但他心中有疑问,自然是要提出来。

  “大人你此言何意?辽,有些不太明白?”

  张辽被问得一愣,小声地回道。

  “你看三百人的队伍里就有屯长六人,什长三十人,伍长六十人,这么多的军官会不会造成指挥不便,将令不通啊?依我之见,伍长这个职位是不是有些鸡肋啊!当然了,在这个方面你们才是高手,我只不过是说一说自己心中的疑惑罢了!”

  朱涵谦虚地说道。

  “原来如此,大人您有所不知,这上了战场以后,讲究配合,讲究战阵,五人为一伍的编制,是两名盾牌兵,两名长枪兵,一名弓弩手,配合起来不多也不少,刚刚合适,化整为零后也更容易单独作战,若是十人为最小编制的话,也不是不行,但那会把局部战场扩大,就好比我们铺路,不能总用大石头,期间还得用上小石子卡缝,而我朝军队的编制历来都是以五人为一伍作为最小的战斗团体,再往上就是十人为一什,五十人为一屯,五百人为一曲,既可大规模作战,亦可小规模战斗,这样才能让整体的阵型变得更加紧凑,不至于被敌军一下子就给冲垮。”

  张辽的这些想法都是从兵书上学到的,况且这种军制已经沿用了数百年,是先辈们从无数场战斗中总结出来的,自然是有可取之处。

  “这样啊!本官倒是有个建议,以十人为一小队,设小队长;五十人为一中队,设中队长;一百人为一大队,设大队长;一千人为一营,设营长。你觉

  得如何?”

  朱涵有些期待的看着张辽,他觉得这样更容易划分军队里的等级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唯有把等级制度给规划出来后,才能实施下一阶段的军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