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奇袭得手-第2/3页

加入书签
  相传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开通了一条蜀道,称之为“金牛道”,因其途经大小剑山,又称剑门蜀道。

  剑门道一路有山峰七十二,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

  巍峨剑门,扼入川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人称入剑门,则得西川。

  不过,号称“剑门无寸草”地剑门栈道,一路都只有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从正面看,这石壁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也阻断了自中原而来地步履;从侧面看,则如排天巨浪,汹涌澎湃;从背面看,像一群飞驰的骏马,让一切来犯者望而生畏。

  正是有这样的地势之利,黄琦才能凭借一座简陋的关隘,将两倍之众的唐军牢牢地拒于门外。

  唐军的猛攻仍在继续,但身经百战的黄琦及其麾下川军已经能够防御得游刃有余。

  唯一稍觉头疼的,也就只有对方那超远射程的投石机了。

  日近黄昏,急促的鸣金声响了起来。

  攻打关隘的唐军带着阵亡同伴地尸体,如潮水般撤了下去,只留下血迹斑斑的石道。

  “又一天结束了!”望着血色地西面天空,黄琦呼出一口气,抬手止住了麾下军卒的弓箭射击。

  在黄琦看来,这场围绕剑门道地攻防战,已成了无意义的死局。

  唐军无法攻克关隘,而黄琦同样也无力击溃唐军。

  事实上,黄琦曾试图利用对方久战军疲的机会,施以奇袭,图谋一举击溃对手。

  不过,这场奇袭却险些酿成大败——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敌将韦皋,是个相当难缠的角色。

  他居然对奇袭早有防备,非但在营中设伏,甚至还试图反诈开黄琦的关隘。

  损失了两千余人后,黄琦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死守。

  “好几天没看见韦皋了,不知道这厮是不是有什么阴谋?”眺望着远方地若隐若现的敌军营寨,黄琦喃喃说道。

  阴平栈道。一支六千余人的兵马艰难地前行。

  “娘的,这条鬼路!”抬头看了看天,衣甲略显破损的韦皋低声咒骂了一句。

  虽然对此行的险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上路后。韦皋还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7七百里的阴平栈道一路了无人烟,山高谷深,山势险恶陡峻,道路崎岖无比。

  或许是多年未有人行走的缘故。一些常年背阴地山道甚至布满青苔,行走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摔落谷底,粉身碎骨。

  即使是擅长攀山越岭的无当、无前两部飞军,对阴平栈道也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整整十四天,居然还没看到个尽头。而一路摔落山谷而阵亡失踪者,竟然超过千人。

  这一损失,让两部飞军的统领柏良器、孟龙痛心到了极点。

  “郡王曾说过这条路的崎岖艰难,没想到难成这样!”柏良器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喘着粗气对韦皋说道。

  “柏将军,你小子还撑得住么?”韦皋关切地询问道。

  “肯定比你能撑!”手拄在一旁的山岩上,柏良器没好气地回道。

  “还嘴硬!”韦皋嘴一咧,笑骂道,“早知道这么难行,就不带你过来了。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郡王还不剐了我。”

  由于年龄相差不大,韦皋与他的关系一向不错。彼此间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柏良器正待反讥,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声巨响,顿时面色微变:“不好,大概是山石崩塌,希望不要再有伤亡了!”

  韦皋也收敛了笑容,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事情比柏良器预料的要稍好些——并不是山石崩塌,只是有一颗大石从山顶跌落。

  但有两名无前飞军的士卒躲闪不及被砸死,三人受伤。被砸死地两人,甚至连人形都看不出来,血肉模糊一片。

  “哎……他们两个都是族里的勇士,这么多年,打了那么多仗没死,却被那块石头砸死!”孟龙红着眼睛,蓬头长须的他宛如一头愤怒的雄狮,一拳重重地击打在山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