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求援-第2/3页

加入书签
  “主公,不可!”虽然刘展说辞非常诱人,但张献恭却坚持认为不可收留刘展。

  张献诚沉思了良久,缓缓说道:“我与郭将军也算故交,郭嘉谅即我之侄。如今落难,我自当相助。这样吧,我便以郭嘉谅为上庸太守。此外,我听说郭嘉谅有个弟弟年幼,不如让他来梁州,由我派人授以学识,日后方可成就一番大气候!”

  “多谢节度!”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相互利用。

  兴州毗邻陇右道,像根钉子一样对准了陇右。同时,张献诚也自我评估,整个山南军攻打兴州需要很大的努力。万一再被打败,那可就太丢人。

  既能给杨错使绊子,又不用催动大军,何乐而不为。

  没想到,当日的盘算,成为今日的毒箭。

  “郭嘉谅悍勇,威名远播,如何才能抵挡?”张位颇显惊慌地说道。

  不利地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似无休无尽,令张位愁坏了肝肠。

  “主公勿忧,郭嘉谅麾下兵马虽然骁勇,不擅攻城,只需据城死守。料他也无能为也!”张献甫和声劝慰道。

  尽管张献甫如此安慰张位,但其实他自己心情也是颇为沉重。

  郭嘉谅介入山南战事,其危害简直难以估计。

  这万余兵马只需环巡西县城外,配合上少量的水军,届时无论城中守军突围,还是外部兵马救援西县。

  都将成为不可能完成地任务。

  “节度,叛军之势日大,我方暂时又无援军,恐据守西县也难以久持。”张献武略显踌躇地说道,“为今之计,设法南下、与严震将军汇合方是上策!”

  据守汉中郡本是张献武的主张,但随后形势地恶化程度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而今,张献武自己也对西县究竟能坚守多少日感到悲观。

  “叛贼张维瑾统领大军横亘大江,如何能够渡江南下?”张位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方虽无大军可以匹敌张维瑾,但却可向别处请援。”张献武提议说道。

  “何处?”张位一时间没能会过意来,急声询问道。

  张献甫张口欲言,但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沉默。

  一旁韩滉那平静无波地睿智双眼中,却迅速闪过一丝喜色。

  “陇右、河西节度使、西镇郡王、驸马杨错将军!”张献武回道,“杨驸马麾下大军实力强横,若节度能请杨驸马出兵相助,何愁张维瑾贼子不乖乖让出道路。”

  “堂叔不说,我差点忘了杨驸马。”张位一拍桌案,面露喜色说道,“杨驸马急公好义,仁德布于天下,且麾下上将如云,若能得驸马相助,梁崇义、张维瑾之流又何足虑也!”

  张献甫无声叹了口气,暗暗摇头。

  其实以张献甫之智,怎么会想不到向杨错请援。

  他是故意不提及杨错。

  虽在多数问题上与梁崇义意见相左,但梁崇义有一句话,张献甫却是颇为认同。

  杨错乃野心勃勃之辈,必怀枭取山南之心。

  当年,张献甫曾率军与杨错携手作战,其时算是充分见识陇右军的强悍战力。

  若能借助陇右军的战力,的确于平叛极为有利。

  张献甫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若真将陇右军请入山南助战,将来山南的归属权恐怕就难说。

  毕竟在大唐的历史上,四镇节度使又不是没出现过。

  正因如此,张献甫才与张献恭、张献武等人商议过,不在张位面前提及向杨错请援之事。

  张献甫希望凭借山南内部的力量来解决叛乱。

  非常可惜,形势地发展却令其希望落空。

  “我这便写信一封!”张位转头对张献甫、韩滉说道,“二叔、韩先生,劳你二位设法将书信送于杨驸马!”

  “敢不从命?”韩滉微笑应道。

  “是!”张献甫无奈地领命。

  与韩滉并肩走出临时节度使府,张献甫将身上的裘皮披风裹得紧些、以御风寒。

  一阵寒风吹过后,张献甫还是按捺不住地剧烈咳嗽起来。

  “兵马使,您身体无妨?”韩滉关切地询问道。

  小半晌后,咳声消歇,张献甫面上却呈现出异样地潮红之色,摆摆手说道,“无妨。年岁大了,身体比不得往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