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安庆绪之死-第2/3页

加入书签
  次日一早,安庆绪率众臣及五百精骑出城,来见史思明。

  史思明一面命士卒全身披挂,在营帐外防守。一面亲自出营迎接安庆绪,并且大方的走到安庆绪的马前,距离安庆绪只有数步之遥。

  “陛下,臣迎接来迟,请陛下恕罪。”史思明躬身行礼。

  安庆绪脸色变幻莫测,手紧握着缰绳。

  史朝义躲在营帐的一角,看到这幕心里紧张万分,暗命弓弩手,一旦情况有变,立刻射杀安庆绪。

  片刻后,安庆绪终于下定了决心。下马扶起史思明:“燕王有大功于朝,朕安敢受此大礼。今日你我结为兄弟之国,望燕王不要食言。”

  “这是自然,只是……”史思明瞄了眼安庆绪身后的精骑,“我营中狭窄,容不下这么多的人马。不如请陛下将兵马安置在营外,如何?”

  “这……”安庆绪不好答应。

  “燕王,我等皆是陛下亲兵。岂有亲兵不追随主帅之理。”崔乾佑一直不曾下马,按剑居高临下眼神逼视史思明。

  史思明心里很厌恶崔乾佑,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有些话主子不便说,有人代劳。骆悦出面道:“将军的话有道理。但是陛下与燕王结为兄弟,自然要诚信待人。从没听说有人带五百精兵入营,我等反而要怀疑将军的用心。”

  “汝欺人太甚,以为我等无力再战!”崔乾佑拔剑出鞘,麾下精骑个个举起马槊。

  骆悦也宝刀出鞘,营帐内外士兵个个长矛对准了崔乾佑的兵马。

  史思明静静的看着,他等着安庆绪出面圆场。

  安庆绪看事已至此,把心一横,喝道:“尔等在营外等候,我自随燕王入营歃血为盟,少时便回。”

  崔乾佑这才收起刀剑,并道:“我愿追随陛下入营!”

  安庆绪心有些安慰,点头称好。

  史思明牵着安庆绪的手,进入营内。

  两人对着朗朗晴空,歃血为盟,约为兄弟。

  仪式结束后,安庆绪放下戒心,对着史思明稽首拜道:“我智术短浅,以至于丧失两都,身陷重围。若非大王念及先帝之情,远来相救,我等命休矣。如此大恩,容他日相报。”

  当时,安庆绪和史思明都站在台上,距离其他大将有段距离。只有数名主持仪式的士兵,在土台的附近距离他们最近。

  “陛下失去两都,这只是小事而已。”史思明突然翻脸不认人,“但你身为臣子,却犯上作乱,弑杀太上皇,如此罪孽天地不容。我今为太上皇报仇,还能留尔性命吗!”

  话音未落,台下士兵一拥而上将安庆绪五花大绑捆起来。

  崔乾佑、孙孝哲、高尚、张通儒、李庭望等人猝不及防,都被绑缚在史思明的面前。

  史思明冷笑着命人将安庆绪等人全部杀死,张通儒和李庭望则侥幸活命,被授以官职。史思明这才入城拉拢安庆绪旧部,随后留史朝义镇守邺郡,自引兵回范阳。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指安禄山和史思明。那么到此为止,安禄山及其子嗣和部下,随着安庆绪的身亡,彻底的淡出历史的舞台。

  接下来,进入了史思明的时代。

  安禄山的叛乱时期,从公元755年十一月,到公元759年的三月,前后经历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唐廷犯了很多的错误,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入了叛乱不止的泥沼中。

  往后会吸取教训吗?答案是,没有!

  此时,杨错已在金城郡休息了很长时间。

  过年后,杨错便闲庭信步,在金城郡的街道走路。

  “杀人了……”

  “蛮子打死军爷了……”

  “什么?”杨错两眼立时睁圆,眉头紧蹙起来,大步朝聚众之处迈去。

  “谁人敢擅杀我军士?”

  如霹雳雷霆般的暴喝,一下子就将奔逃的人群喝得楞住了,一个个呆在原地,直直地看着疾步如飞的杨错。

  震惊之后,大部分百姓竟同时出了一口气,似乎将心放了下来,随即居然又回潮般地聚了回去。

  “大叔,你们要做什么?蛮子像凶神一样,连军爷都敢杀,回去太危险。”一名年轻人惊骇且不解地向一位正欲回身围观的老者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