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明哲保身-第2/3页

加入书签
  “前些日子有探哨回报,吐蕃这些日子以来连连征战,已经打得精疲力竭了。他既担心我挥师西进,又担心我南下攻打剑南道,只好采取这个离间的策略。”杨错迅速地分析道。

  “恩!吐蕃如果恢复元气,实是我军心腹之患!何况我军还要收复陇右河西之地,扼制吐蕃的发展。”李倓略有些忧心地说道。

  “这个殿下倒是不必过于担忧,趁着吐蕃军动弹不得的时候,我先挥师打败剑南,让大唐整个西部连成一片,再择机与吐蕃大战。”说到战争,杨错便是信心十足。

  “恩!妹夫,天色不早了,且回帐休息吧!”

  不久后,杨错向朝廷请旨再派来一个陇右节度副使。

  肃宗权衡再三,拍了亲信周泌来担任节度副使。

  一个皇子,一个亲信在陇右,肃宗总算放心了一些。

  六月,早进入盛夏时分,陇右军在境内种植的占城稻已然初熟。

  金城郡下的几个县的百姓在地方官吏的统一安排下,开始分批收割一部分水稻,以缓解陇右军粮短缺的困境。

  在去年一连数州遭受了大面积旱灾,以及战乱之后,今年的天公却出奇的作美,出现了难得的风调雨顺的年景。

  在张延赏他们几位苦心操办的兴农措施也显现出了较好的成效,粮食的收成明显要好于往年。

  眼见丰收在望,百姓们也尽皆兴高采烈不已。

  乱世荒年,或许正是那些英雄豪杰期盼已久的施展抱负的“好机会”。

  但对于百姓而言,“乱世”则意味着流离失所、忍饥受冻,一不留神失却性命都是很常见之事。

  因而,能有个安居乐业之所,遇上能善待他们的“青天父母”,遭逢个好年景,一日三餐能吃饱,便是最大的幸事了。

  洮水军营,中军帅帐。

  “大帅,听说公南已经新造出许多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什么时候能够配给咱们‘无当’和‘无前’两部飞军?”崔宁显得有些心焦地搓手,嘿嘿地笑着问道。

  “快了!大概明天此时就能到狄道了!”杨错浏览着新从金城郡传递过来的情报,随口答道:“第一批送过来的,只有数百面竹盾,另外还有几百面竹盾仍在建造之中,不过至少得再过半月才能送过来!”

  “大帅,怎么净造竹盾,不造藤牌,吐蕃和蜀中不都是这些吗?”马燧有些不解地问道。

  “呵呵……并非不想造,而是造不出来!”杨错放下手中的绢书,笑着答道:“建造藤牌、木盾难度太大,公南招募的工匠都没这个手艺,而且造这些个盾牌费时又费钱,暂时也派不上用场!洵美,这个你可以向崔将军请教请教!”

  “大帅说的不错!”崔宁见马燧将目光转向他,笑着说道:“藤牌、木盾虽然有用,但是工艺非常的复杂,实在麻烦,而且必须花更多时间来熟悉这些盾牌。当年我还在山中做……做‘买卖’的时候,曾经在剑南军中夺过藤牌和木盾,但后来嫌麻烦又给扔了!嘿嘿……还是竹盾最实用,打起仗来使用的时候非常轻松。”

  “哦~!原来如此!”马燧恍然点了点头,随即拱手向崔宁说道:“多谢崔大哥指点!”

  “呵呵……洵美,就这点小事跟;老崔客气什么?”田神功咧嘴一笑说道。

  这些天来,马燧始终跟随在杨错身旁,亲身参与军卒的操练,早跟田神功、崔宁他们几个混的烂熟。

  马燧为人谦逊,田神功、崔宁等人又都性情豪爽,不拘小节。

  一、两月下来,他们之间竟然变成以兄弟相称。

  “良器,营中还有粮草,可支大军多少日之用?”杨错转头对静静站立在一旁的李晟问道。

  由于李晟曾追随王忠嗣出征吐蕃,对于粮草军械调度之事还算在行,所以在暂时还找不到更好的人来代替之前,暂时只能先由他兼管粮草之事。

  “地上放心,营中粮草可支大军两月之用有余,昨日萧县令刚刚调拨了一批新粮过来!”李晟面色沉稳地和声说道。

  “地上,咱们兵练得差不离了,粮草军械什么的也不缺,该跟剑南军的那帮孙子干一仗了吧!”田神功面现期盼之色,急急地向我说道。

  一连闷在洮水练了几个月的兵,田神功这小子憋的不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