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我父皇是修仙的!

加入书签


    在华夏之地,从未形成过什么真正的教派观念。

    从上古的尧舜禹时期,华夏之民便有人定胜天的观念。

    大禹治水,便是这种观念的具体表现。

    华夏之民也崇拜图腾,但是,归根到底,他们崇拜的,只有人。

    在这片土地上,不是没有诞生教派。

    例如,由道教衍生的方士群体,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派。

    可是,大秦的方士们在干什么?

    他们求仙问药,为了长生梦想前仆后继。

    自己日子过得苦哈哈的,甚至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依附皇权。

    可见,华夏之地,教派信徒们,讲究的是一个“出世”。

    但华夏之外的教派,就讲究入世么?

    不,在这两个选项之外,还有第三个选项。

    那便是掌控世俗!

    两千多年前的坲教,就是如此。

    经历了阿育王时期的辉煌之后,坲教内部,逐渐兴起一种野心。

    他们认为,当时的坲教发展,终极目标便是****。

    所以他们追求的,是在很多方面积极掌握社会,甚至是国家层面的控制权。

    弥沙迦等坲教信徒,一厢情愿地认为坲教能够在华夏之地开花结果。

    但是,这怎么可能?

    华夏之民不像是别的地方的百姓一样,没有精神依托。

    坲教之所以能够在南亚兴盛,归根到底,是因为南亚如今已经开始实行种姓制度。

    这种按照种姓,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恶习,因为孔雀王朝的强大,南亚诸国很多人进入这个国家。

    这些外国百姓,来到孔雀王朝之后,统统被称作杂种姓。

    甚至,曾经侵入印度的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等都被说成堕落了的刹帝利。

    杂种姓的百姓,几乎不被当成人来看待,生生世世都要背负自己的姓氏,永无翻身之日。

    在这种情况下,数量庞大的杂种姓群体,对现状无比绝望,只能祈求下一世能够投一个好胎。

    这种社会现状,是最适合教派发育的土壤。

    西方的奴隶制度,同样差不多。

    但大秦的百姓,需要将人生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世么?

    笑话!

    赵昆看着弥沙迦,转移话题道:“行者认为大秦如何?”

    弥沙迦坦诚的笑道:“人间坲国,无非如此。”

    “哈哈哈!”

    赵昆放声大笑,随后脸色猛然一沉。

    “大秦自我赢氏先辈起,在华夏之地奋发七世,到我父皇,方有如此盛世!”

    “我大秦虎贲纵横天下,无有敌手!”

    “大秦库藏,聚天下之财,为天下之冠!”

    “大秦百姓,心泰意安,你们宣扬的西方极乐,也敢与我大秦盛世相比?”

    听到这些话,弥沙迦旁边,一个面色黝黑的老僧猛然抬头,怒喝道:“大胆!我坲法力无边,你居然敢与我坲自比?”

    锵!

    长剑寒光一闪而过,老僧头颅瞬间朝天上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