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白马行 (一)

加入书签


    //

    要说这老者,更是白的彻底,一身白衣除外,还有一头的白发,眉毛和小胡子皆白,白的彻底。要说他的故事,还得从二十年前讲起。

    二十年前,在南阳城东侧,有个勍公府,门前设有石狮、石柱,石柱上雕有飞龙,极为气魄庄严。在南阳境内,除了王庭,可没有比这更气魄的庭院。而院内正有两个小孩嘻嘻,你追我打。后面跟着一仆人,前前后后也是跑个没停。这两小公子年纪相仿,相差几月,面目清秀,身板虽瘦些,却扎实。

    一个九岁,一个十岁,而这后面紧跟着跑的正是陈勍公府的管家洪叔。在庭院偏房的门口也有个小姑娘正在看他们打闹。这个小姑娘就是陈勍公的女儿陈铃儿,今年七岁。小的公子便是陈勍公的儿子陈忆,大的公子便是公子昱,也就是当今王上的胞弟。

    两公子从小一起玩闹,读书,习武。除了家中教书先生安排的课程以外,还要推演沙盘。这也是在勍公的影响下,两人都喜爱推演,研习兵法。他们虽然很多并不是很懂,一边推理一边乱讲,旁边总有人会给他们讲解不对的地方。也经常跟着勍公到军营去看、去学。只要去军营,他俩可是呼风唤雨,想要什么有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不过多是去跟着军营将校了解研习一些军备常识,不然回去在推演沙盘的时候说错又会被勍公打手掌。

    学什么像什么,陈忆把自己屋子的亭阁布置的倒像是点将台,还让老洪带着仆人在亭下供驱使。有时候还会和陈昱一左一右指挥仆人,这两小子确实脑袋瓜子机灵,勍公有时偷偷看他们时也是暗自点头称赞。

    而陈忆又得先王厷的疼爱,可随意进出宫廷。公子昱虽稳重,陈忆却是闹事的主,没少给陈府惹事。他俩心里都明白的很,只要他们能跑的掉,进了王府,或直接进宫廷,在外面惹再多的事也就没事了。当然,这两公子又有谁人不识。虽说南阳城里面也是鱼龙混杂,若是得罪这两位小爷,也得掂量掂量。

    就在此时城南的大院里,也有个小孩,叫李曱,富商李佐铭之幼子,今年正好八岁,而身体微胖、圆脸、杏眼。别看他只有八岁,每天在院里叫仆人搬这个、搬那个,搞的仆人是个个不得安宁。

    他时常求他母亲薛氏多给他压岁钱,当然他这个压岁钱不同别人家孩子的,过不过年都要压岁钱,和普通人家的压岁钱那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他要干嘛呢?他要学习经商,他受到家父的影响,励志要成为第一富商。

    他也是一个很聪明,其父李佐铭经商药材、五谷,这时的他肯定是做不好的,其兄长李幕却是父亲的好帮手。其父兄经常督促他让他读书识字,将来好有所成就。但他也就强按着屁股在先生面前做做样子,一门心思早就在九霄云外。

    这个李曱,要不怎么说他聪明,他知道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多,也没有打算做大生意,便到处去租些小的贩卖摊子。尤其是对写书卖书的读书人更是屁颠屁颠的求人家把自己租给他,有的读书人见此孩童不知礼数,便讲他几句。他便说道:“先生不必生气,我现在还没有太多的钱,给大家一个屋子去写书,而我并非不懂礼数。读书人清高自居,我当然知道,所以卖书的事情就让我仆人去做,先生在后堂写书便好。不必再去街上,误了写书的时间。”

    被他一说,有的读书人还真愿意做他门客,他父亲看了只当他不学无数,有时候教训一番。小小年纪就有门客,他父亲怕他走什么歪路子,只是经常在暗中观察。当然,写书的和写字的文人还是区别开来的,把卖书得来的钱给完抄书的人,在赏给卖书的仆人些,大多全部给了写书的人,自己只拿一成。

    写书人有的就有些不明白,就问李曱道:“我既然都是小兄弟的门客,为什么还都把卖书的钱多份的给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