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江州卷 大放异彩 第八十八章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加入书签


    这首《归园田居》,准确的说是《归园田居 其三》,是陶渊明所作的五首组诗作品中的第三首,也是《归园田居》组诗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

    原诗写的是作者不愿与世浮沉,在官场随波逐流,于是决定归隐山林,躬耕田园。诗里表现了作者潇洒飘逸的性格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以及表达了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大概就是隐士的想法了。

    学子认真地品读着这首诗。

    “这诗,看似很简单,实则饱含深意啊!”

    “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四十个字,构造了躬耕劳动的田园画面,自然真实,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全诗读起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让人既觉得淳朴,又觉得亲切……”

    “平淡中富有情趣,情趣中又带着思考和态度,令人深思……”

    “是啊!真是一首绝妙的田园诗啊!”

    “返璞归真,返璞归真……这是,最高的境界啊……”

    这时,沈顾缓缓开口道:“很明显,这是一首田园诗,而且读起来比较自然。田园诗的写法大部分用的都是写实,所谓的写实,就是用很普通平常的文字自然地去描述生活中的真实画面。”

    “高级的写实,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写实,而是有主题的写实,有灵魂的写实。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是有深度的,有思考性的东西在里面……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简单的文字去表达最深刻的主题,写诗也好,作词也好,曲乐也好,绘画也好,都是一样的……”

    “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高级的技巧,只有最简单的文字,最普通的表达,去写出心里最想抒发的东西。以小见大,层层推进,言简意深,情深意切……这些写法,就是抛开一切外在的东西,关注最内在的、最核心的灵魂,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然后用心去感受,随心而写。不用刻意地去渲染,讲究的是自然,是简单……正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意思……”

    学子们仔细地品味着沈顾所说的话,突然感觉都悟了……

    犹如醍醐灌顶,豁然通达……

    沈顾顿了顿,继续说道:“就比如说,这首诗的第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前面半句写的是种豆,后面写的是种豆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们看到豆子种成这个样子,都草盛豆苗稀了,你们还会把它写出来吗?”沈顾笑着问道。

    “应该不会……”一名学子想了想,答道。

    “野草茂盛,豆苗稀疏……写出来不太好啊……”另一名学子也是这么想的。

    “是啊!感觉会失了意境……”其他人也说出了各自的想法。

    沈顾笑道:“那这就不真实了,不自然了。如果写田园诗,草盛豆苗稀,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嘛……总不可能都是种出好的结果吧,这不可能……”

    他接着说道:“那么,到了第二句,就要跟第一句有联系了。就要想啊,为什么会把豆子种成草盛豆苗稀的样子,是因为种豆的时候不认真吗?”

    “没有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啊!早上一大早就出来,晚上等到月亮才回去的,一直很努力地在耕种啊。同时,这句诗也写出了躬耕田园的常态,早出晚归,月夜扛锄头……”

    “接着,再进一步详细描写田园的生活-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田园里小路狭窄,杂草丛生,耕作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简单,是比较艰苦的。而且,还时常因为晚归而被夕露打湿了衣衫。这就是真实的田园生活。如果在这里去写田园多美好,耕作多悠闲,就不符合真实情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