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伏尔加河上的恐慌-第3/4页

加入书签
而导致第十八师炮火变的更加凶猛的原因则是在于四十一年式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服役使用。

这种火炮去年才正式定型,陆军方面采购装备的还不算多,严格来讲都还处于前期实战测试阶段,只是因为第十八师要被调往前线参与一线战斗之后,才决定先给第十八师装备,用来充当曲射火力之余,充当连排级支援火力。

所以第十八师才获得了几十门的四十一年式六十毫米迫击炮,因为缺乏这种火炮的实战使用经验,为了更好的训练以及使用,按照每个步兵营配属一个迫击炮连,每个连四门的编制进行了分配。

战斗时候,则是直接把迫击炮直接下放到步兵连,让每个步兵连都能够得到一门迫击炮的火力支援。

平常时候在上一级进行编制训练,战斗时候下放到下一级部队里进行作战,这也是大楚帝国各类炮兵部队的传统。

比如军属炮兵旅,团这些,都是直接嫡属于军一级管辖,但实战的时候,尤其是和土著作战的时候,楚军很少说会动用整个军的兵力去打,一个方向能派一个师就不错了,如此就会出现一个步兵师为核心,然后再配给军属的骑兵团、辎重或炮兵部队进行加强,全面负责某个战线的情况。

类似的,师属炮兵部队也往往会下放到步兵团,组成一个临时性的混成团。

团级所属的70毫米步兵炮,在战斗时候也基本都是直接下放配给步兵营而作战的。

如今这迫击炮,日常管理训练也是归属步兵营管理,战斗时候再分配给步兵连使用……如果不这么搞的话,那么每个连只有一个门迫击炮,这也不好安排训练啊。

总不能每个连都还专门安排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官去当教官不是……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他一些技术性兵种上头,零散分配不利于训练,因此都会集中起来训练,战斗时候才会下放。

第十八师里的迫击炮也是如此,而如此的集中训练模式,也让第十八师里的迫击炮部队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完成了前期训练,具备了初步战斗力,得以投入到作战当中。

换装了新式步枪以及迫击炮的第十八师,其他方面变动虽然不大,比如师属火炮还是以三十二年式75毫米野战炮,三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为主,营团步兵炮则是以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

步兵编制和规模也没啥太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迫击炮的编制和人员而已。

骑兵方面也只是换装了二十五型连发步枪的短管骑兵版,带了几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其他的也没啥变化。

然而仅仅是这样,却是让大楚帝国陆军第十八师的火力密度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一线步兵火力。

连发步枪以及迫击炮带来的火力密度,使得第十八师的步兵部队,在战斗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来远超换装前的火力密度。

尤其是迫击炮直接被下放到步兵连后,让步兵连级别,也就是一百多人的楚军步兵都能够得到直接的火炮支援,而不是和往常那样,只有上千人规模的营级战斗部队,才能够得到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火力支援。

由此可以看的出来,六十毫米迫击炮在楚军里的重要战术作用!

可以说,楚军可以没有八十毫米乃至更大口径的迫击炮,但是不能没有六十毫米迫击炮,因为大口径迫击炮虽然也挺好的,但不是说非要他们不可,其他身管火炮也能够完成类似的任务。

但是六十毫米迫击炮,却是填补了一线步兵的火力空白,能够连级兵力直接获得火炮支援,同时其射程达到了一千三百米,能够有效的扩充步兵火力的投射距离,填补步枪火力和70毫米步兵炮之间的火力空缺。

而这些,都还没算上迫击炮的另外一大重要特征,即大角度曲射的特性,具备对壕沟,城防后的敌军进行杀伤的特点,这项特点用在攻坚作战的时候特别好用……因为那些土著们面对楚军,都他娘的喜欢挖壕沟,躲在壕沟里进行顽抗。

而七十毫米步兵炮虽然也能够进行大角度曲射,但是总归是差了点意思。

诸多的好处和特性,也是陆军方面在看到了六十毫米迫击炮研发成功出来之后,就迅速下单采购进行测试装备的缘故。

只要四十一年式迫击炮表现可以,那么陆军那边估计就会大手笔下单,直接来个全面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