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腊肠怎地一点也不辣呢?”张飞大声问道。

  “四哥,这腊肠的腊,不是那个辣,而是腊月的腊”典韦在一旁说到。

  “用你多嘴,我晓得!”张飞在一旁辩解到。

  听到这里,大家一阵大笑,刘轩心想,没想这俩活宝,好蛮有意思的!

  晚饭后,赵云、樊娟、两个带了田丰、沮授家的几个孩子在门前放爆竹。这时候的爆竹其实是真正的竹子。那时候还没有火药,就是把竹节点燃,竹节里封闭的空气受热膨胀,竹子爆裂,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以辟恶鬼,故称爆竹。孩子们围着“噼叭”作响的竹子,欢快在跑着、跳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别的清香。

  马欣怡也来到门前,她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肚子已经明显隆起来。她看着这场景,突然奇怪地问刘轩:“大年三十贴门神,咱们这太守府在大门上怎么还光秃秃的?”

  “是啊,怎么没贴对联啊?”刘轩也奇怪地问沮授、田丰两个,他们是文人,这事当然应该找他们了。

  “对联是什么?”沮授、田丰两个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刘轩看着莫名其妙的两个人,有些奇怪,难道这时候还没有对联,那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不由望向马欣怡,这下你闹出笑话了。

  马欣怡也懵了,难道对联这东西还真没出现?她只好硬着头皮解释道:“在我们家乡,过年的时候,就用红纸,噢,不,是红布,写上对仗工整的吉利话儿,贴在大门上,趋吉避凶,既喜庆,又预示明年的好兆头。”

  马欣怡说着说着,兴奋起来,继续说道:“有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诗里的桃和符就是指的对联。”

  沮授赞道:“好诗!只是在下才疏学浅,还想请教夫人,此诗是何人所作?”

  马欣怡被沮授一句话点醒,坏了,这是北宋王安石写的《元日》,这可怎么解释?一眼瞥见满脸茫然的刘轩,暗自坏笑一声,将手朝他一指:“这是我家老爷昨天在家中闲坐,有感而发

  。”

  田丰喝彩道:“想不到大人还有如此文采,好诗!”

  刘轩目瞪口呆,心中埋怨马欣怡,这诗是谁王安石,不是我写的,这点我还是清楚的,万一他们再要我写一首出来,我肚子里可没什么货啊。赶紧打个哈哈:“不说这些了,赶紧的,去找两块红布条来,就请二位先生执笔写上个对联,恩,就写:爆竹辞旧岁,桃符迎新年。”

  于是,这世上的第一副春联就这样诞生了,看着挂在大门两边的那对红布,马欣怡心满意足地笑了。众人也纷纷散去,田丰、沮授带着家人各自回府,加张罗着在门上挂起对联。张郃、赵云没有再去军营,就宿在太守府内。回到后宅,刘轩催促马欣怡早点休息,自己则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星出神。马欣怡担心他着凉,取了件锦袍披在他身上,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老公,你还要守岁吗?”

  刘轩叹了口气:“唉,睡不着啊,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今天晚上有什么事要发生。”

  刘轩轻抚她的头发:“没事的,你先回去睡吧,我再看看。”

  爆竹声再次响起,天亮了,一夜平安无事,刘轩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门外突然闹哄哄起来,原来郡里的大小官吏、士族豪绅们相约来给太守大人拜年,众人正惊奇地看着郡守府大门上的那副对联议论纷纷。当听说了对联的故事后,有人已经暗暗打定主意,回去后也依样画葫芦,弄一个挂在自己门前,图过吉利。不过,刘轩出来说了,这东西叫对联,又叫春联,也叫桃符,只有大年夜挂出来才有效,大家想挂的话等今年除夕吧,众人不由一阵遗憾。

  时间一天天过去,河面上的冰已经完全消融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神州大地一片勃勃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们又形如忙碌在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地劳作着。北方的冀、幽、豫、并四州却是另一番景象,已经七个月滴雨未降了,这在大汉立国以来是前所未有的,北方各郡赤地千里,用后世的说法就是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大旱灾了。农夫们心如刀绞,各地的太守们也开始张罗着祭神求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