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莫须有-第2/2页

加入书签
简直亮出了底牌,“只要岳将军提出翻案的要求,我便在判词上还你清白。”

岳飞表示不认可,“大人这么做,也只是白白牺牲。无非是皇上另派官员,重审一场便是。”

简直很有把握,“我指定不会牺牲,而且有办法救下你的性命。只是这地界,指定是呆不下去了。”

岳飞不为所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岳某即使侥幸活下来,此生已无用武之地。与其苟活于世,还不如就将这身躯舍出去,换百姓数十年的太平。”

简直嗤之以鼻,“你这身子换不来太平,只会激发金人更大的野心,更会加剧战火蔓延。若是如此一个结果,岳将军不觉得难辞其咎么?”

岳飞不由得摇了摇头,“天日昭昭,可鉴我心。岳某无能,已然尽力。金人要我死,皇上让我死,岳某也便没了什么活头儿。东躲XZ苟活于世,留下一笔糊涂账,实非所愿也。”

简直给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充分的理由,“英雄不死,足慰民心。”

岳飞哀叹一声,“大人想得太乐观,民众不可能知晓真相。朝廷只需一张告示,岳某就会变成万人唾骂的反贼。”

简直宽慰他,“查无实据,不足为信的。”

岳飞已然想明白,“我若真死了,或许少有人信。可我若是逃了,便大多会信了。各种猜疑传说,怕是就没有好听的嘞。”

简直只得交底,“我有卜算神通,已然知晓岳将军的未来,必然光荣辉煌。不妨暂行权宜之计,为民众保存一丝念想。而且判词清白,也能满足您的心愿,不受谋反罪名。”

话音刚落,简直突然又有病症加重的感觉。

他暗中以念力又封住数个穴位,那难受劲儿才得以缓解。

岳飞心意已决,“各种活法于我而言,皆生不如死。大人若是为我着想,便将谋反罪改换其他罪名,则岳某感恩不尽。”

简直收取鉴心提示,知道岳飞认定,提出翻案将导致毫无必要的牺牲,他只想不负恶名地死去。

他只得退而求其次,想办法满足岳飞的心愿。

事实上,这比运用法宝救人可难多了。

什么样的罪名,相对而言是对岳飞最有利的呢?

简直放松身心,任由思绪自由飘散。

突然间,他若有所悟。

简直发现,只要一想到为岳飞翻案,缺德之判的难受感觉就会显现。

而一想到要为日后昭雪埋下伏笔,积德之判的舒畅感就会涌上来。

再联想到先前,两次突然感到病症加重,都是与翻案思路有关。

简直恍然,这便是判断做事缺德还是积德的法门。

经过在审判过程中的不断磨练,终于被他领悟到了。

或许这也就是第二关的设计目的,让试炼者生出能够判断功德得失的直觉反应。

接下来,他便尝试想象使用各种罪名。

正如他所料。对不同罪名,他的感受也不同。

由此便能确定,按此罪名判决,是缺德还是积德。

大部分罪名,都是缺德之感。

少部分罪名,虽有积德之感,但表现得十分微弱,例如僭越之罪。

而且简直也感到不太满意,不想使用。

岳飞对皇上可谓忠心不二,被安上一个目无君父的僭越罪,真是有点昧良心。

就在他思绪渐渐模糊之际,脑海里忽然浮现出懒人法则第七十三条,

“无话可说不必说,本就没有如何有?”

于是他灵机一动。

决定在判词中根本不提谋反罪名,直接写上莫须有就好。

后世之人悼念岳飞,总会提及三个字,就是秦桧对韩世忠所说的莫须有。

当时韩世忠质问秦桧,有何能够指证岳飞谋反的依据?

秦桧并未拿到过硬的证词,只得说出了莫须有三个字。

也就是这三个字,反倒印证了岳元帅的冤情。

于是简直宣布了新判词,只有三个字,

“莫须有。”

岳飞闻言当即落泪,向简直躬身行礼。

衙役将岳飞带出大堂后,简直心底涌起无比舒畅的快感,知道自己积了大德。

果然就收到了中年男人语气和蔼的传音提示,

“积德之判,功德大增。”

简直很好奇,“请教前辈一句,此次因何得以功德大增?”

中年男人也不瞒他,“岳元帅死后获封为三界靖魔大帝,享受人间供奉。若非经历此等悲情大劫,终究难成正果。正是那一句莫须有,为大帝赢得了太多香火。你帮助大帝修成正果,这功德自然也是大大的。”……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