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金堂改革(三)

加入书签


  这个考题太难了!

  如果说昨天的考题可以依靠脑子自由发挥,但是今天的考题必须要有亲生经历才行。

  现在这个问题摆在考生面前,就是考试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夸夸其谈。

  只是这个难道不但从来没有碰到过,就是想也根本没有想到过。

  张定坐在上面,仔细打量眼前这些考生。

  这是一副芸芸众生相。

  他们或者咬着笔杆,或者望着屋顶,或者皱着眉头,或者按按额头。

  甚至有一个考生不知不觉把帽子弄歪,不得不小心翼翼给自己正衣冠。

  科举考试可能不会遇到这种难道,毕竟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他们可以安排下人做,然后自己去吟诗作对。

  这样的知县,表面上掌控了一县,其实早已被架空。

  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不愿意解决问题。

  其结果就把解决问题权力下放给手下,乐得一身轻松。

  其实与他表面上的春风得意恰恰相反,他被架空而不知道。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就是指的这种人。

  赵平的舅舅也可以被列进去,他纯粹就是一个书呆子。

  还好,他有一个非常靠谱的侄儿,把这一切对他不利影响全部拒之门外。

  其实本来应该是舅舅保护侄儿的,现在反而颠倒过来,侄儿保护舅舅。

  但是现在考试的吏,吏是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必须要解决实际问题。

  张定饶有兴趣打量这些考生,发现只有一成的考生思考一会儿就下手动笔。

  其余考生依然在皱眉思考,仿佛无从下手。

  直至考试结束,至少有一半的考生根本没有动手。

  另外还有三成考生直至考试快要结束才匆匆而就。

  考试结束之后,至少大半考生由早晨的兴致勃勃一下子就变成秋天霜打的茄子-蔫劲。

  他们虽然眼前是神仙美味,却如同咀嚼蜡烛一样索然无味。

  饭后依然休息半个时辰,但是这些人大部分根本无法休息。

  他们不是沉浸在上午的难道无法自拔,就是对着下午考试充满了期待。

  随时一声锣响,下午考试时间到了。

  考生纷纷迫不及待打开试卷,可是当他们打开试卷时,纷纷又把试卷合上。

  如果你第三考题没有做起,那双第四题根本就不用做了。

  因为第四个实际上就是第三个生计的延续。

  就是在解决两家纠纷的事情之后,要求写出一篇上呈的公文。

  赵平这些试题,将理论修养及实践及公文写作,全部涉及,时间一共两天。

  两天考试终于结束了,不少考生出来,互相打听消息。

  看见对方难堪的神情,料到与自己一样没有考好。

  本来同行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现在反而变成了互相安慰。

  而一些学子脸上露出痛苦之色,更是感叹说道:“金堂县考试哪里是小吏考试,简直比进士还难。”

  进士可能考试前面的内容,而赵平还在进士考题上面加码。

  不但有经义与诗词,而且还要解决具体问题,还要写出公文。

  同样也有糊名,想做假也无法做假。

  张能的兄弟前面两题都问题不大,但是第三题就卡壳,第三题不能答出,第四题就自然不能将就。

  而张能作为家里长子,自然遇到两家由于水源纠纷的事情,也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

  他提出根据两家田土面积大小来灌溉,应该是一个让双方比较满意的方案。

  张能出来之后,不但发现自己的兄弟一脸沮丧,而且许多考生也都是同样一脸沮丧。

  大部分都是由于在第三题遇到拦路虎,导致第四题回答难以满意。

  四天之后,金堂县红榜公布上榜笔试成绩,一共是八百名;

  其中张能名列第一;第二名是西县来一名考生,叫唐哭;第三名是昌元县的一名考生,叫程亮。

  张能的三个兄弟有一个落榜。

  他并没有沮丧的缘故,因为又刊登招聘的公告。

  赵氏的十多个作坊也要招聘大量的文书,俸禄与金堂县秀才差不多,也是同样有医疗住房养老保险,让人猜测这个制度是否出自两样一人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