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造天堂(十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大宋是文人的天下,口水沾到官家脸上也不畏惧,包文正就这样干了的。

  他们一来就跪下,显然有求于自己。

  况且,自己在金堂县动作不少,正在风头浪尖,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些都是金堂县的士人,自己虽然不怕他们,但是也不要得罪他们,做人要有礼有节。

  那个六十左右的老者依然跪下,双手一礼说道:“在下乃是龙泉野鹤,赵主簿派了人救下全家性命,特此感谢。”

  众人也依然跪下行礼,纷纷表示感谢。

  原来是这样的,自己派人救命,他们跪下行礼,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赵平急忙说不敢,口称:“各位长辈都是我大宋的仁人志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乃是大丈夫所作所为。各位长辈乃是士林之楷模,如果不能活下来,乃是吾辈之耻辱。”

  赵平丝毫不提自己派人抢救他们的性命,反而感叹他们的品质。

  这些人互相看了看,眼里全部都是赞赏的神色。

  众人又互相谦虚一番,然后分主宾坐下。

  张家现在在成都府名气大振,宁愿饿死,也不愿下山。

  此品格自然为士林传为美谈,不少士子纷纷登门拜访,张家隐隐约约成为成都士林领袖之势。

  现在这一家挟名声之威,这个时机来拜谢自己,必然有所图谋,自己得小心翼翼应付为上。

  唉,与文人最累,可是又不得不打交道。

  张思与张宏父子先后用琴演奏了赵平的及表示感谢之情。

  张宏的兄弟张伟出来把赵平的及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张思的兄弟张念则对赵平治理商人极为赞赏,认为赵平运用平衡之道,一个巴掌一个甜枣把商人治理得心服口服。

  张固的兄弟张定则对极为赞赏,打算写一本的儒学与的书。

  赵平越来越觉得这些人不对,他们不断给自己糖衣,难道还有炮弹不成,自己千万不能上当。

  张固再次打量及,喝茶之后拍了一下茶几,大大地赞赏一番。

  张固又打量四周,叹息说道:“果然赵主簿治国之道确实在于平衡。前唐恃武而弱文,故最后而亡于武。现在大宋以文治国,却被胡人压得喘不过气,不然怎么会再次丢失成都?”

  以文御武乃是大宋的国策,没有料到此人竟然公开质疑。

  赵平心里暗暗吃惊,此人竟然说出此话,虽然不是公众场合,显然是在试探什么?

  赵平对这个六十岁的老人拱手一礼,说道:“大帅率英勇之士,数败胡人,正在节节收回失土。”

  对方交浅言深,得小心翼翼为上。

  张固打量赵平一眼,丝毫不客气反问说道:“这次如果没有没有赵主簿收回金堂县,老朽整个家族可能已经饿死在山上了。”

  赵平被此人步步紧逼,说道:“在下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张固看了,语气极为苍凉叹息说道:“如果没有赵主簿,不但老朽整个家族饿死,甚至还没有人来收尸。”

  说到动情之处,他不禁用衣袖擦拭浑浊的眼泪,其它十二多人也纷纷用衣袖擦拭自己的眼泪。

  赵平虽然心里一片感动,但是脸色依然一片平静。

  他向张固家人拱手一礼,用极为尊敬的语气说道:“张族长如此深明大义,上天自然早有安排。”

  说到这里,赵平淡淡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此安排小子来到金堂。”

  赵平这一句回答极为巧妙,犹如太极推手一样,不知不觉之中把这一招以情动人之招术化解。

  张固突然缓缓吟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赵平听着他吟诗,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果然张固上前拱手一礼说道:“我等虽然也一度成为遗民,却得到赵主簿的解决。”

  说到这里,他突然向东北方向望去,叹息说道:“可是中原大地,孔孟故里,还有我千千万万的遗民。”

  说到这里,他眼里老泪直流,说道:“老朽祖籍原本是东京人氏,金兵攻破京城之后迁移到金堂这里。老朽家族代代族长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回到东京看看。”

  赵平也有些感动了,虽然他们已经在金堂县定居百多年了,依然没有忘记祖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