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陆朝阳的感激-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便见到了先一步抵达的陆朝阳,以及两辆等候在此的商务车。

  于是他快步走上前,先将行李箱放到车里,同时对陆朝阳打了个招呼:

  “陆教授,早啊。”

  陆朝阳对他笑了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上午好,吃过了吗?”

  徐云点点头:

  “吃过了。”

  随后陆朝阳看了眼远方的天空,又看了眼身边的徐云,忽然说道:

  “小徐,这次多谢你了。”

  “?”

  听到陆朝阳这番没头没尾的话,徐云脸上冒出了一个问号。

  接着他正准备询问详情,但话未出口之际,脑海中骤然划过了一道明悟。

  莫非是.....

  只见他犹豫片刻,试探着问道:

  “陆教授,你这是要....戴帽了?”

  陆朝阳低调的摆了摆手,嘴角却扬起了一丝抑制不住的笑容:

  “一切还没有具体的定论,只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概率要比之前大上很多。”

  随后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如果孤点粒子真的是标准的冷暗物质,那么多半就没跑了。”

  徐云顿时眉头一掀。

  按照陆朝阳平日里的性格,他几乎不可能会说出这种笃定的话——这位可是《sce》期刊到了Payment环节都敢说没过稿的老苟逼呢......

  由此可见,此时陆朝阳的内心远远没有他表面上那么平静。

  毕竟.....

  那可是带帽啊!

  这里的带帽可不是指牛头人绿帽子啥的,而是指传说中的院士帽。

  早先提及过。

  整个孤点例子项目中,实际贡献最高的就是潘院士和赵政国,其次是徐云。

  再往后的第四人,便是陆朝阳。

  无论是孤点粒子发现的那次实验现场,还是后来的基态研究,陆朝阳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他的贡献不一定比徐云高,但他的基础却要比徐云夯实很多。

  职务方面是科大教授、博导,科大魔都研究院院长。

  荣誉方面有青年五四奖章、菲涅尔奖、阿道夫隆奖章获得者。

  论文则有《自然》和《科学》9篇、《自然》子刊11篇......

  在这种基础上。

  如果再加上孤点粒子的贡献,陆朝阳的院士帽确实可以说稳的不行了。

  想到这里。

  徐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句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旦孤点粒子被证实是冷暗物质,不止是徐云和陆朝阳,项目组其他成员也将得到大量的荣誉和实惠。

  毫不夸张的说。

  只要他们今后不翻车,一个副高职称绝对跑不掉。

  如果他们的老家是四五线的小县城,甚至可能还会被授予荣誉校友和地区科技贡献奖的奖章。

  徐云甚至认识一个参加过某重大奖项的成员,被老家的地方志办公室收入了县志和年鉴......

  当然了。

  如果这样能够给陆朝阳的带帽贡献一份力,徐云还是非常乐意的。

  如果不是年龄问题,陆朝阳早就该评上院士了。

  随后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金铲铲之战,一个多小时后,潘院士和赵政国也抵达了现场。

  由于赵政国已经临近七旬,所以便带了一位助理随行,负责照顾以及处理一些生活上的事物。

  此人也是科大毕业的一位博士,赵政国的学生之一,名字叫做符家松。

  符家松年纪大概三十出头,圆脸短发,看起来人很谦逊。

  据陆朝阳刚才闲聊时的介绍。

  赵政国此行之所以带着符家松,也和符家松目前的境遇有一定关系。

  符家松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与徐云项目组里的唐飞一样,也处于评选副研究员的要紧关头。

  所以赵政国这次便把他带到了身边,看看有没有机会在作报告的时候,让他在侯院长面前混个脸熟啥的。

  虽然不可能就这样直接‘保送’,但至少能保证不会被人下小辫子——单纯比能力的话,赵政国还是相信自家学生的。

  这种做法算不上走后门,毕竟如果真想要帮助符家松评上副高,赵政国远远没必要这么麻烦。

  在潘院士和赵政国抵达后。

  符家松很是殷勤的将行李箱放到了车子里,便乖乖的站到了一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