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找到你了,柯南!(下)-第2/6页

加入书签
  看着身边两厘米厚的小纸堆,徐云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呼出一口浊气。

  实话实说。

  今天现场的难度比他预计的还要高一些。

  在徐云上辈子还在没下海经商的时候,曾经在单位的组织下,听过一次张家祥先生的讲座。

  讲座上。

  张家祥先生提到了他的尊师,华夏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院士,那部分内容令徐云至今难忘。

  张钰哲院士出生于1902年,第1125号小行星中华星就是他在1928年时发现的。

  1950年时候。

  张钰哲院士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并且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

  可当时别说超算了,国内连普通的计算机都见不着半个零件呢——国家要到六年后才会成立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并且在老大哥的援助下得到了M3型计算机的相关资料。

  直到1958年。

  国内才制造出了每秒30次的电子管计算机。

  所以在50年代,张钰哲院士和李珩先生组织了一批七十多人的团队,靠着肉眼去计算、分辨观测记录。

  1950年啊......那个时间点的大环境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当时新华夏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的钱袋子紧巴巴的。

  别说科研了,甚至连大典上的飞机都不够数呢:

  大典上只能把17架飞机分成6个梯队,其中有9架P-51来回飞了两次。

  所以那个时期,张钰哲院士他们是没多少经费去拍摄相片的——因为底片很贵。

  他们分辨的观测资料主要来自老大哥,老大哥当时和咱们关系还不错,三年内传了7000多份观测记录。

  数量确实不少,但这玩意儿有个很麻烦的地方:

  它们都是扫描版,辨识难度和原件完全是两个概念。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

  张钰哲院士他们咬着牙去推导公式,然后按照差值去比较观测记录。

  最终在50-54年之间,他们发现了40多颗新星,为华夏的天文学发展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

  肉眼对比是一种很原始、很无奈、甚至可以说很‘蠢’的方法。

  但在计算机出现之前,这也是唯一可用的一种选择。

  1950年如此,1850年亦然。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继续做起了校对。

  只见他重新拿来一张纸,飞快的按照之前的计算过程动起了笔。

  “(x,y) 2.4645**x*y+6.4917***y+1......”

  一分钟后。

  徐云看着面前这张编号为1111的档案偏差值,眉头微微一皱。

  根据档案袋上的备注显示。

  这是一张1846年7月份,格林威治天文台拍摄下来的观测图像。

  通过银道坐标系记录,有两张同样是黑白照的佐图。

  理论上来说。

  这张观测记录的坐标差,应该是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的——还是以之前举过的从魔都偏到津门为例,正常观测记录可以确定的偏差值是魔都与津门之间的城市经纬度差,相对比较宽泛一点。

  比如有可能是松江到津门,也有可能是崇明岛到津门,只能确定具体的城市。

  而这张观测记录的精确值却很高,可以确定是从魔都静安区到津门武清区,顶多就是街道分不太清罢了。

  但徐云计算出的数值却和档案偏移的轨迹难以互补,大致就是跑到了浦东那边......

  见此情形。

  徐云犹豫片刻,还是将它分到了移动轨迹明显的分类里。

  或许是坐标系录入的时候有问题吧。

  毕竟19世纪对于坐标的记录还是有些原始,多半影响不大。

  就这样。

  时间继续流逝。

  七点半......

  八点半......

  九点......

  九点二十.....

  三个多小时后。

  约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热纳·狄利克雷放下手中的笔,说道:

  “银经偏差值0.7812....4229号档案移动轨迹明显!”

  说完话。

  他下意识便又抽出一张演算纸,准备进行下一次计算。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

  这次他身边的助手没有再报出坐标,而是语气有些激动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