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宋民族英雄(大章)-第2/3页

加入书签
  谢老都管接过药包,随意一挥手,便急匆匆的转身离去了。

  结果刚走了没几步,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扭头对徐云道:

  “王麻子,你伺候过男人,随我来帮把手!”

  徐云:“????”

  虽然老都管的这番话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听起来有些刺挠。

  但受形式所迫,徐云也没有太多时间能够思索,只好乖乖转身跟上。

  也罢。

  怪点就怪点吧。

  反正能到医护现场看看情况,总归是一件好事。

  “王麻子,你可千万小心点儿,否则你我都不好交代。”

  也许是压力使然,老都管连徐云的本名都不叫了,边走边嘱咐道:

  “今日府中的客人情况特殊,丫鬟们有些受不住,无奈之下,只能喊你和其他几个精细的男丁来帮忙了。

  你进屋后无论见到、闻到什么都切莫失态,若是被被客人打罚也给我忍着,过后府中自有补贴。”

  徐云了然的点了点头。

  丫鬟们不适合出面的场景,说白了无外乎两种。

  要么是对方受伤的位置比较敏感,伤患有强烈的自尊心,就像后世很多男性喜欢请男护工一样。

  要么就是.....

  伤口极其恐怖,容易对女性造成视觉冲击,从而对服侍工作有所影响。

  随后他看了谢老都管一眼,说道:

  “老都管所言,小人谨记在心,必不会给老爷丢脸。

  只是都管,不知那位贵客是哪般来历?家世如何?

  可否透露则个,也好让小人有个心理准备。”

  老都管脚步微微放缓了几分,似乎在斟酌度量。

  过了一会儿,他微微叹了口气,道:

  “也罢,此事倒也不算甚么秘密,你权且听好:

  今日府中的贵客乃是昭逸先生七世孙,代州礼郡公独孙,尊姓为王,单名一个禀字。

  现为致果校尉,军中威名赫赫。

  今日来拜访老爷,主要是为其长兄求医,你都记下了?”

  徐云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心中却骤然翻起了惊涛骇浪。

  王禀!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次前来老苏府上的西军将领,竟然是他?!

  在华夏本土,徐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字,还要追溯到初中时所读的。

  在中。

  王禀先是追随童贯打过梁山,梁山诏安后还在乌龙岭一战中登过场。

  当时他与南军指挥景德厮杀,两个斗了十合之上,王禀斩景德于马下。

  后来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王禀和赵谭与阮小七结仇,二人便在童贯面前提起此事。

  后童贯护短,请降了圣旨,行移公文到彼处,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

  当时阮小七的人气还是非常高的,因此徐云一度将王禀视为了反派。

  但又过了十多年,当徐云阅历丰富的时候才明白:

  并非史实,其中有大量的杜撰情节。

  比如历史上水泊梁山真实的举义头领只有三十六人,并且被张叔夜剿灭了,压根和方腊的规模没法比较。

  又比如很意思的是,中林冲的原型,目前普遍公认的也是张叔夜。

  二者同样武艺高超,军中级别相同,经历和性格也大同小异。

  也就是说在水浒世界里头,实际有两个张叔夜存在。

  一个落草,一个当官。

  林冲等人是杜撰的角色,王禀其实同样如此。

  只不过与林冲这类完全虚构的人不同,王禀只是被更改了经历,历史上的宋末其实是有这人的。

  而真实的王禀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一句话可以完美的描述他:

  为国死节之人,民族英雄!

  在靖康之难之前,王禀只是一个出身军伍世家的西军将领。

  他的曾曾爷爷,还是被赐死的唐代宰相。

  王禀跟着童贯西征十余年,期间有胜有败,战绩上远不如老种小种刘法那般光鲜耀眼。

  硬要说的话,也就是他个人武艺高超,多次在西军指挥使的内部比武中夺魁,多次在战场上单杀过敌方将领——若非如此,也不会选他作为攻打梁山之人了。

  公元1125年之前,他最显耀的功绩,那么也就一个活捉方腊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