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他学会了自我满足(求推荐票)-第2/4页

加入书签
  封燊笑着说:“这哪里有我什么事?我们这边风景不错,乡亲们人好。那些人来了,自然会感觉好。”

  “可不是那么说的。我听村长说,你那里来人了,要录个什么节目?”

  看封燊点头了,就笑着说:“这就对了。那些人拉了乡亲们问,不少问到你那里的。村长还跟我说,等请来了明星,来的人更多。有这事?”

  封燊也不敢肯定:“有那可能,不过谁也说不准。”

  “有可能就好,这人啊,最怕连个可能都没……我那老伴儿,还说人再多些,就做钵仔糕卖。呵呵,临老了还发少年狂了都。”

  唠唠叨叨中,头发反复修了,最后用剃刀给修了脸。

  “好了,冲一下水。”

  冲去头上的发碎,吹了个半干。老师傅自信说:“你看看还与哪里要修一修?”

  封燊对着镜子左右看了一下,竖了个大拇指:“杜爷爷你手艺越发精湛了。”

  老师傅红光满面:“呵呵,吃饭的手艺,自然不能放下。”

  理一个头,将近一个小时。费用是十五块钱。

  封燊给了现金,没多给——主要是不好多给——当然也不会少给。

  …………

  七月,并不是秀安水库的旅游旺季。

  这个月份,以游客为业务目标的农家乐,接待的客人大多是来自周围城市的周末出来玩的人。

  随着大城市规模发展壮大,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周末结伴走出城市,到附近农村消费已经不属于他们的闲适和淳朴。

  那是一种有效而且受欢迎的减压方式。

  出来玩,当然不会特地赶回家吃饭,经济实惠的农家乐,就成了这些游客的首选。

  秀安水库周围的农家乐,竞争实在激烈。

  总的行业容量可以基本应付旅游旺季的游客流量,可是旅游旺季并不长久。

  就算是在周末,附近景区的游客数量,只有不足旺季时的一半。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农家乐的竞争,就要看各家农家乐的口碑了。

  如果你的菜品味道好,价格还实惠,都不用你做广告。什么朋友圈、群之类的,顾客还没开始吃就冲着一桌菜拍照——就在帮你做广告。

  口碑是一个传一个的。

  林亚强的农家乐,口碑还算可以。但也不是最好的。往年在旅游淡季,能维持收支平衡就算不错了。

  总的来说,他家农家乐,主要看旺季能赚多少钱。

  去年因为大环境的问题,旅游业极度萎缩,林亚强就盼着今年能重新火爆起来,好弥补去年的亏损。

  这几天,他的生意总算是如愿了。几天时间,生意就突然旺了起来。到今天中午,三十多桌早早被人预定了。

  这在往年淡季,是从未出现过的火爆。

  原因也不难找。

  只要看客人点什么菜就能分析出来。

  最近几天,用了蘑菇酱的菜品,被点的次数最多——几乎每一桌客人都必点的。

  原来,之前另外一家农家乐推出了过几种好吃的菜品,可是没两天就断了。

  那样败人品的事,在吃货驴友们的朋友圈怨气冲天。

  现在突然又有人说吃到差不多味道的菜品,已经在吃货圈发酵成熟的怨气,突然爆发了出来。

  之前吃过的,想重温旧味。没吃过的,或慕名而来,或不信邪要来试试的。

  反正林亚强的生意一下火爆了起来。

  看着生意火爆,他却是既得意又忧虑。

  得意的,是自己眼光独到,买了蘑菇酱,生意果然好了。

  忧虑的,是封燊没有同意他地区独家的要求。用不了多久,竞争者大概就该找上封燊了。

  封燊那里还有一万多斤的蘑菇酱,足够像他家农家乐同等规模的三四家用一年的。

  虽说多三四家强力竞争者,生意还是比往年生意好。只是独自高光,所带来的口碑,岂是数家同香能比的?

  更何况,他家的厨师,在同行中厨艺并不占优。如果更有优势的同行拿到了封燊的蘑菇酱,那他这里的竞争力就比较岌岌可危了……

  他甚至有找封燊买下所有蘑菇酱的冲动。但又害怕风险——封燊也说了,就算是超低温保藏,蘑菇酱最好在两年内用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