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真人不露相-第2/2页

加入书签
  “工商管理硕士呗,别跟我说是米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啊?”方既明开玩笑说道。

  “可以啊,以前看不出来,你还真的懂。”林海逸有了谈性,“我发现国外的工商管理跟我们国家的工商管理有着很大差别,或者说,国外的经验看似有道理,其实很多东西都不适合我们国家企业的。所以我打算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我们国家的公司去管理。”

  方既明觉得有点好笑:“行啊,那以后我公司就靠你来给我把脉了。”

  “去死,你这样能开公司?老实做你的演员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去吧。”林海逸似乎是跟方既明说出了心中的抱负,话匣子一下多了起来,津津有味地跟方既明说起了企业要怎么管理,颇有纸上谈兵的架势。

  上课铃都响了,林海逸还有点意犹未尽。其实方既明也有点钦佩,这学霸的思想跟眼界就是不一样。普通学生,怕根本没想过以后要学什么,人家已经把未来道路规划好了。

  看到林海逸还在滔滔不绝,方既明推了推他,说道:“老师来了。”

  “我这理论只是很粗浅的,要想完善,还得去研究,特别是实践研究才行。”林海逸有点感慨,“主要是这专业,我听说在国外,随便一个都年薪上百万美刀的。在国内再差,也有个几万块钱吧?”

  方既明小声说道:“以后会有的,但现在嘛,没几个能认识到管理的用处。”

  林海逸见到班长已经喊“上课”了,一边起身一边说道:“可不是,特别是我爸那个厂,管理太差了。”

  方既明笑笑没说话,纸上谈兵没啥意义。中国的管理真一无是处吗?并不是,中国人善于在实践中摸索,也不能说这种管理办法不行。实际上,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公司,因为情况不同,人员配置不一样,员工素质不一,管理办法也是有所差异的。一刀切,套用其他管理办法,那只能把工厂,把公司给搞垮。

  换句话,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用别的公司的管理办法,不加以改造,那么绝对是死路一条。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