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为弱赵秦先出血-第2/4页

加入书签
  秦军已知我大军在周邑被拖住,必然轻敌而进,而河东之地势,也极其适合自己的重骑进行冲击,以有心算无心,秦国也必不可能装备钩镰枪之类的兵器,甚至一时间都找不到自己重骑的弱点,如此一来,重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进,秦军必溃!

  至于粮秣,赵括也绝对相信平原君和吕不韦的能力!

  如此,大局可定!没有遗漏了!一定能行!

  赵括在心中给自己打着气!虽然有着系统的模拟推演,但对于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任何的意外都可能导致模拟的失效,所以也由不得赵括不小心。这也是赵括要亲自率军出战秦国的原因。

  终于确认没有问题,赵括随即安排宫女为其着甲!

  亮堂堂的银甲再度穿上身,赵括心中默默想着:“希望这是最后一次着甲了吧!”

  随即,踏着马镫,骑上战马!

  没错,马镫和高桥马鞍已经安上了,因为随着重骑兵的暴露,马镫也不可避免地暴露,自己不用也没有意义。不仅仅是自己,就连羽林卫的骑兵也在晚间完成了换装,至于适应,从邯郸到河东的路途,足够他们适应了!

  古拙的邯郸城终于在微微的阳光下缓缓苏醒,而赵括已经领着自己的亲卫们从王宫出发,直奔城西而去。

  城西的军营之中,两万八千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将士们互相检查着装备,尤其是马镫的加入,让众骑士都惊奇不已——怎会有如此巧思?脚踏马镫,弯弓射箭,这箭该有多稳啊!

  当然,重骑兵们对此表示早习以为常了。但他们并不能把这份优越展现在其他赵军的面前,为了保证他们的神秘与独立,李牧特别将他们安排边角之上,更是与其他的赵军隔出了相当长的距离,而他们标志性的重甲也被小心地收了起来,除了人员高大点,马匹壮硕点,其他倒也与普通赵军无甚差别。

  就在将士们热切地讨论着新装备,甚至有人都想骑着马而射几箭看看之时,一声传令将他们的企图打断:“大王到!”

  只见银甲亮盔的赵括骑着高头大马,从程曦中奔来,一路奔,一旁的将士随即单膝跪地道:“见过我王!”由此可见赵括在军中威望之盛也!

  未几,已至高台之下。

  没有丝毫犹豫,赵括登上高台,对着下方的将士们作着最后的动员:“西边,秦军犯境!将士们可愿随寡人杀敌焉!”

  “愿意!”

  “愿意!”

  短短一句话,已然将将士们的心气儿点燃!

  就是这么简单!

  随即赵括抽出腰中长剑,向着天边一指,朗声说道:“开拔!”

  “诺!”众将士再度齐声应诺道。

  随即,哐哐的两声,骑兵踏着马镫骑上战马,步卒抬起长戈,收起盾牌,转身向着西面而去!

  半卷的旌旗,映衬这半遮半掩的旭日,两万八千人马,自邯郸城而西出,浩浩荡荡杀向河东战场!

  而在河东战场,秦军已然在河西秘密集结完毕,为首的正是新鲜出炉的秦上将军蒙骜。将士们陆陆续续地在河西,已经等待了五日有余,好在蒙骜本就有“后退决战”的前科(与楚之战中,不断后退寻求战机。),这点等待的时间倒也没有然秦军出现什么意外。

  至于蒙骜在等什么?自然是在等周邑消息,只有确认了赵军主力被拖出了,才是自己杀入河东,杀赵国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消息也很快会如约到来!

  魏、楚、韩、齐、秦五国的主将,齐齐聚在了魏国信陵君的营寨之中!

  魏国出兵最多,信陵君之位也最尊,想要做这周邑之战的领导者,秦国自然乐见其成,因为秦军的主力和重点从来不在周邑,而在河东!

  秦国没有意见,其余诸国就更没有什么意见了,毕竟论兵力实力,比不过魏军,论军策计谋,自问也顶不过有着大败秦军战绩的信陵君。

  所以,联军统帅自然就落到了信陵君的头上!而联军的会议也自然在魏军的中军大帐中进行!

  信陵君率先发言道:“此次我联军三十三万攻赵,必求一击而中,战略部署大约如下:我魏、楚、韩、齐、秦五国之联军二十三万,于周邑拖延住赵国主力大军,而秦国十万大军闪击河东,进而入寇上党,切断赵国主力与其邯郸之联系,进而歼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