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陛下的真正用意-第2/3页

加入书签
  王不饿没玩什么三年搞一回的方式,虽然历史证明,那样做很科学,因为是考虑到了古代的交通。

  但凡事总有例外,能够报名参加科举的,只有洛阳书院的学生,或许将来还会在设立其他的书院。

  但大方向上就是这样了,所以一年一次也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再者,就算通过科举考上了,也还得先在吏部进行为期两年的走访,然后才会根据走访的情况进行接下来的安排。

  而年龄最大的呢?

  九岁进县学,十二岁进郡学,十七岁进洛阳书院,二十二岁才能够科举。

  然而根据先在的年龄划分,就算九岁考入了,实际上也是十岁入学的,那就是十四岁进入郡学,十九岁进入洛阳书院,二十四岁能参加科举,然后二十五岁再来一次。

  一步慢,步步慢。

  这笔账或许其他人口算还有些难度,但是抠苍却算的很麻利。

  暗中朝着大佬们比划了一个六,又比划了一个二,意思很明显了,最多六次,最少两次。

  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

  “陛下,不妨准许二十五岁以上的考生再考一次,毕竟也努力了这么多年,若是连个考试的机会都没有,未免也太可惜了……”萧何想了想,还是有些不太忍心。

  “这个年龄朕已经放的够宽了,若是有真材实料,一次就能考中,就算两次也没能考中又能如何?洛阳书院出去的人,外面还不得抢疯了?”王不饿白了眼萧何,看了眼同样不解的众人,无奈的摇头道:“打他们进入洛阳书院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了!”

  “你们自己也舍身处境的想一想,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庭,供养一个学生念到书院毕业,又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财力?”

  “像你们这些大门大户的自然不在意,就算再来十个也养的起,但是他们不一样,每多读一年,家里面就要被他们压榨一年。”

  “况且这做官,也并非只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商人肯定喜欢招募他们,就算不想经商,各郡的郡学必然也会很乐意请他们回去教书,就算郡学进不去,还可以去县学。”

  “对于一个出身农户的学生来说,去教学,即能够保证收入,还能够获得尊重,这难道还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吗?”

  国家对于官员的需求数量是有一个上限的,不可能说有多少读书人,我就收多少人当官员。

  而且现行体制下,官府运作正常,并不适合大刀阔斧的去全面改革。

  而科举的用意,就是通过逐年的小批量录取,逐渐的将这些经过系统化教育的人才分批安置在各个位置上。

  用一代人的时间,来彻底的完成对于官员的更新换代。

  有些时候需要下猛药,但有些时候必须温水煮青蛙,这一点王不饿还是很清楚的。

  至于说顶替的官员是寒门还是权贵后代,对于朝廷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接受了系统化的教育,他的思想较之之前发生了改变,可以跟的上时代的潮流就行了。

  “陛下,是臣等误入歧途了……”陈平直接朝着王不饿施礼道歉道。

  “陈相……”萧何有些惊讶的看着陈平,虽然陛下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个决定一旦做下了,可是会打击到无数本想读书的家庭的。

  “万一考不上了,咋办?”

  “这么多年的投入不就白瞎了?”

  萧何本来还想私下里找陈平商议一下怎么劝说皇帝的呢,结果陈平当场就叛变了?

  你是尚书令哎,朝廷的政策执行,是你尚书省的事情。

  而科举对于尚书省来说,是有帮助的……

  “萧相,正因为影响最大的是平民百姓,所以才说咱们误入歧途了!”陈平缓慢的说道。

  “相较于你我等人而言,这些消耗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种消耗是撑不住的。”

  “而现行的县学,郡学,洛阳书院三级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淘汰制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若不是这块料,早些被淘汰也算是一件好事,免得投入更多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可题,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孩子去了县学,就算最终没有考上郡学,他也不过是耽误三四年的时间罢了,刚好出来以后能够帮助家里面干一些重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