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火车软卧

加入书签


  回到宿舍以后,王进水看了下吕思江与顾正康给查的资料。工程师的水平就是不一样,一板一眼,列成表格,厂家,型号,产能,价格清清楚楚。王进水自负聪明,但在这里也明显地看到了差距,我靠的是灵机一动的小聪明,他们靠的是稳扎稳打的真水平。

  回程的行李倒简单,把查到的资料与在城里购得,准备送人的礼物一拿就行。衣服与日常用品什么之类家里都有。

  照行政级别,只能坐硬座的,因为看到院长对王进水比较看重。办公室主任察言观色,给三人都订了个软卧。

  虽然同一个省,但是火车也得要坐五个多小时。软卧的环境真的是舒服,光滑的墙壁,雪白的被单,明亮的顶棚,茶几上与地上一尘不染。每座一个小电风扇,呼呼地送着凉风,这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居然有机会坐在这么高等的车厢里,可是有身份的人做的,回到家乡可有的夸耀了。可以肯定,我们村长与乡长都没坐过。

  火车咣当咣当的开动了,王进水才从梦幻中走了出来。还有五六个小时呢,看会儿刚查到的资料,好好规划一下劳动服务公司的印刷厂与这次试生产的低温塑料试车怎么办比较好。

  王进水坐起来,忽尔机械忽尔化学忽尔工程材料三本书切换着看,时不时地记着笔记。工程材料的书还是德文写的。

  软卧一间共有四个位置,坐在王进水对面的是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女士,戴着金边的变色近视眼镜。八十年代时,配得起眼镜的人极少,更不用说变色镜片加金色镜框的眼镜了。

  K?nnenSiedeutscheZeitschriftenlesen,Sir对方开口问了一句外语。

  “WaskannichfürSietun”明明是中国人的面孔,怎么跟我说起德语来了?王进水顺口回复了后,诧异地看了一眼,礼节性地站起身来,上下铺距离太短,碰到头了。

  “坐下,坐下说话。”女士用生硬的中文笑呵呵地对他说道。“小伙子,你能看懂德文杂志,这很了不起,能让我看一下吗?”

  王进水谦恭地说道:??“连猜带蒙吧,多读几遍就懂了。”

  “蒙?DukennstDeutsch.”女士耸了耸肩。又用生硬中文说道:我可以看看你记的笔记吗。”同时伸出手去。

  “”嗯,还有点章法,看得出,你查资料是带上了自己的头脑的。”女士看着记的内容,称赞道。

  这是个什么人?归国华侨吧,德语比中文要溜得多。王进水猜测着对方的身份。

  “你能够当我的德语翻译吗?先生。”女士带着焦急的神态问。

  是到家乡试生产的,不可能有时间的,王进水回复说,“对不起,女士,我有任务在身,本次无法为你效劳。”

  女士作了自我介绍,她的名叫许全珠,是德藉华人,到家乡投资的,政府给她配了个翻译,虽然懂得德文口语,但不懂专业德语。自个懂得专业德语,但中文仅限于日常交流,也没能力翻成专业中文,所以,在谈判中常常词不达意,困难重重。

  女士说完自个的情况后,迟疑了片刻,带着几分请求的口吻问道“请问一下,你们的目的地是那里?”

  “谷坦市,女土你呢?”王进水淡淡一笑,回答说。

  “横溪市。”女士边说边拿出地图,用手指了一下。王进之看了一眼,两地的距离不远,大约六十公里,一到两小时车程。

  “横溪市是我的故乡,本次回来是到故乡去进行投资的。两地距离不远,务请百忙之中抽出一天时间给我作翻译,行吗?我们谈判时间确定后再联系你,并请求政府派车去接。”女士似看到了希望。

  八十年代,接待外商有严格的纪律,得经过政府的同意,并不是你个人想接就接的,翻译也一样。陈颖林曾多次参加接待,在上铺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把政府的政策向许全珠女士作了解释。

  “我们还得征求当地政府的同意后,才能给你帮这个忙,目前无法答应你。”陈颖林同情地说道。

  “如果女士愿意把行程增加一站,先去横溪市考察,再到谷坦市考察,谷坦市政府欢迎都来不及,到时我愿意为女士效劳。”王进水给她出了个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