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发展的路(从最严苛实际至超形而上)-第2/4页

加入书签
  “在这种状态下,任何环节任何元素最细微的偏差都可以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重大变化。严丝合缝的整体中只要混入了任何异样都有可能导致整座金字塔瓦解。但是,正是因为这严丝合缝的基础的存在,如果我们能保护这一基础使其不受外界侵害,那么外界就很难对这样的结果给出否定,因为想要驳倒一个观点或者一个实体必须需要树立一个对应的靶标并以此撬动整个结果——但是,这样的结构是没有位点可以确定靶标的。”

  讲完这一边之后,大家的视线随着现场焦点的转动而被迅速的拉到了另一边。

  “相信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在讲领域与技术的时候,我们面对过这个词汇。大家应该都明白“超形而上”意味着什么——它更进一步的超越了形而上所在的范围,绕过了相当的阻碍与限制……它是发散的。”

  “相比于上一个极端那严丝合缝的体系来说,这一极端可以说恰好相反。形而上意味着我们在观测与整理表象与表象背后的本质时可以片面而割裂的看待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而这些片面与割裂并不会影响我们所要的最终结果——无论我们要的是表象还是本质。也正是因此,形而上这一领域的存在允许我们可以进行跳跃式的发展,以片面和孤立的部分来推测甚至进而操控整体。而超形而上则更进一步的解除了这些限制,在形而上的领域中,我们在处理结果和表象时虽然可以选择看待全局或者看待部分,但是表象与本质却最终还是已经被确定了的部分。超形而上所超越的正是这些已经凝固的“确定”。”

  “它们是并行的极端,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同时,作为极端的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脆弱的,因为这样的极端需要绝对严苛的条件才能够生效。因此,它们也极易被破坏——例如,在最极端的实际中,任意造物,只需要稍微改变它的一点点基座,它上面的所有复杂结构就无法存续,一切辉煌的结构就会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垮塌下来。而对于最极端的超形而上存在,它们则可能因为经不起最轻微的思考与推敲而直接蒸发。你们在未来可能接触到的【反超形而上力场】就是以此为基础制作的。”

  “目前,我们主要的技术领域都集中于这两个极端所形成的集合范围以内靠向中间的部分。这一部分有足够的强度,也有足够的韧性,相对而言更适用于我们这样的智慧实体。”

  “【我们】这样的智慧实体?”面对这一被着重强调的词汇,教室中的几个意识向站在漩涡中心的老师表达了疑惑。

  “是的,【我们】这样的智慧实体。”漩涡中心的话语顿了顿。“星明文明拥有漫长的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有一些东西从最古老的祖先那里传承到了现在。尽管它们经历过无数岁月,其性质与表现已经同以往大不相同,但是如果真切的回溯,那么我们仍然可以察觉到跨越漫漫时空的故事前后的延续性与继承性。”

  “实际上,我们自身就是继承与延续的最好、最直接的体现。我们所拥有的人形躯体、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通道、我们自身的思考模式与行动模式、我们的各类需求......相比于亿万年前的祖先们来说,这其中的内核并没有改变。时间改变的,是领域与高度。换言之——如果我们去到亿万年前的,先祖必然是不理解我们的,但是他们不理解我们的原因来自于技术差,他们或许第一时间并不清楚我们做了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讲给他们听,他们要想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是并不困难的。我们面对他们也是同理。比如我们可能并不能第一时间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将某些生物送入体内,而他们或许第一时间也不会理解我们身上为什么会携带反应炉。但是如果“需要补充能量维持生命运转”这一共识被达成了,那么我们便可理解彼此为什么要那样做。”

  “不过,这一点也说明了其他的问题——我们只是虚空里无数种生命中的一种。即使我们掌握了相对而言称得上高明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以及我们自身还达不到足以兼容并包网罗天下一切的水平。例如就在我们的帝国之内,就还存在着造物觉醒生命、场生命与虫族等其他形式的生命体,这些生命体从本质上就同我们有相当大的差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