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刘备献计

加入书签


  荆州,新野县,县令府内堂。

  公子刘琦在府内仆人的指引下,心急火燎径直向内堂而去。及至刘琦解履入堂,发现屋内刘备早已等候多时。

  引路的仆人随即于外关闭房门,知趣地离开了,只余下屋内二人相商要事。

  刘琦见了刘备,先是一个作揖行礼,然后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叔父此番找侄儿前来,相信已经筹划好了解决之法,求叔父助侄儿脱困!”

  刘备赶忙回礼,然后回应道:

  “贤侄客气,此乃叔父分内之事。”

  说话间,只见刘备神秘兮兮地从怀中掏出数枚写着蝇头小楷的竹简以及一卷黄色符纸,郑重地递予刘琦,然后明知故问道:

  “贤侄可曾识得这几样物件?”

  “这是?”刘琦将之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片刻,却看不出其中门道。

  刘备手指刘琦手中之物,向其解释道:

  “这几枚竹简上所写内容乃是《太平青领书》中章句,而这卷符纸则是太平道祈福时惯用之物。”

  刘琦听罢倒吸一口凉气,惊呼道:

  “太平道……莫不是黄巾余孽?”?

  刘备点点头,以示肯定。

  这太平道是由钜鹿人张角所创,他正是以传教布道的方式召集数十万信徒,发动了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动摇了汉室统治根基。故而在上层统治者看来,这太平道便是邪魔外道,欲除之以绝后患。

  知悉这几样物件的真实来历之后,刘琦不禁心生疑惑。他想不明白刘备为何将这些违禁之物交给他,也不知这几样物件如何替自己脱困。

  眼见刘琦一番不明就里的模样,刘备遂继续说道:

  “江汉会一定有几处密会场所,贤侄只需派人将这些物品藏于其中一处密会场所,且必须是犯事二人常去之地,接着再派一名心腹之人将此密会场所故意泄露出去,引得办案之人前来搜检即可。如此贤侄便可脱困。”

  “如此简单便可?”刘琦斜首望着刘备,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刘备微微一笑,轻捋下颚的胡须,继续解释道:

  “我派人详细调查过犯事二人,发现他们平日里滴酒不沾,而且还有人看到过他们的衣物之中夹杂着黄布。不饮酒,私藏黄布,是黄巾贼的特征,不过仅凭这两点还无法判断此二人就是黄巾贼。所以我们要私下加点物证,坐实这个猜想。”

  “可是办案之人不会怀疑是我们在弄虚作假吗?”刘琦心有不安地问道。

  刘备闻言,哈哈一笑,他胸有成竹地说道:

  “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最难识破。犯事二人不饮酒,私藏黄布是真实存在之事。而且密会场所又曾经有此二人出没,相信办案之人只要详细审查便可获悉。而我们私下所加之物,不过是佐证此二人是黄巾贼的猜测,只要办案之人开始怀疑此二人是黄巾贼,此案便有了转机。”

  “此话怎讲?”刘琦不明就里地追问道。

  “当今天下,黄巾已灭,很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信奉此教,除非此二人背后还有其他势力支持。一旦刘使君知悉有其他势力插手荆州内部事务,必会提高警惕,也就不会过于苛责贤侄了。”刘备耐心解释道。

  特别在说到“其他势力”几个字时,刘备还故意提高了音量。

  刘琦听罢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欣喜道:

  “叔父果然妙计!侄儿在此谢过了!”

  言罢,刘琦对着刘备伏地便拜,态度甚是恭敬。

  “贤侄不必多礼!”刘备见状连忙将其扶起。

  此时刘琦紧绷的神经完全松弛下来,一连多日的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在这一刻彻底得到了舒展,心中好不畅快。只见刘琦展颜问道:

  “但不知此处可有美酒,侄儿要与叔父痛饮几杯,以抒胸臆!”

  “这个好说!来人呀!”刘备推门走到门廊之上,对着内院中高叫了一声。

  随即便有仆人迎上前来,然后在刘备的一番吩咐之下,准备米酒。

  未及,米酒便已经备好,装在酒瓮之中端来上来。

  二人对坐于几案两侧,一旁的仆人为二人用铜勺舀酒。

  刘琦本就是豪饮之人,端起漆耳杯先凑到面前嗅了嗅,然后一饮而尽。醇厚的酒劲登时遍布全身,身体也为之一暖。他放下漆耳杯,高呼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