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茶楼缘起(4)

加入书签


  北非:北非的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放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

  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南美:南美的马黛茶。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

  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

  “荼”、“茶”二字之转变。

  《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不知《九经》亦无灯字,古用烛以为灯。

  于是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

  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

  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

  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

  东汉以下,音宅加切,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

  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

  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

  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

  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

  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

  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从而道通天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

  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

  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

  茶的广泛普及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

  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也就是说,茶发现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在汉代以前,“荼”字由于用法不同,应有两种读音:指苦菜的“荼”读“涂”;指茶的“荼”读“槚”(与茶音相近)。

  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中国茶叶传至朝鲜。

  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为文成公主与藏王联姻的陪嫁物中,就带去了大批茶叶。

  由于当时茶为“槚”字,所以藏语茶字的读音仍为“槚”。

  公元五世纪后,阿拉伯人陆续从中国西北边境以茶易货,所以波斯语称茶为cha,俄语为cha-i;日语中的茶字与汉语相同,读音也是chá。

  此外,印度语、巴基斯坦语、孟加拉语、斯里兰卡语都是chá,甚至连葡萄牙语也读为chá。

  以上这些,其实足以间接证明,我国即为茶的发源国。

  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

  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

  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

  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

  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所撰的一本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