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横扫贺岁-第2/4页

加入书签
哪怕是很讨厌李谦的黄忠磊都有些不爽了,“他还以为这是十年前,韩三坪都得捧着他呢!”

互怼制造话题,本身也是一种宣传方式,但那是建立者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这样双方粉丝能吵个不分胜负,没有什么坏处。

要是十年前的国际大导演吴雨森倒是没问题,可现在他面对李谦,不要一天就会被那些李谦的影迷给喷成渣渣,进而会连累电影。

埋怨了一会吴雨森的不自量力,黄忠军摇摇头无奈道,“行了行了,宣传部门动起来吧,《太平轮》这片子多少得赚点钱,要不然白忙活了。”

黄忠磊就只能赶紧去给吴雨森擦屁股了。

......

网上的吐槽声,随着华阳和乐事的公关团队上场,倒是没有越演越烈,没有彻底传开。

不过,吐槽声还是没有停过,只是没有变严重。

这下吴雨森也不敢再去怼李谦了,至少上映前这三天,安分下来了,要怼也得等电影上映,那时候事实就在眼前,谁都没法无中生有编造剧情来吐槽他。

而网上除了网友们对《太平轮》的吐槽声之外,更多的还是关于李谦路演上讲述的那些关于抗米援朝战争的事情,也激起了很大的反响。

“李谦太牛逼了,拍一小段战争戏,竟然把抗米援朝战争了解的那么细致,什么大机动、大埋伏、大穿插、大迂回、大包围,这战术一听就厉害,我看谁还敢说他瞎吉尔乱拍的!”

“我就说了李谦拍的没问题,忘了去年不是经常传出来去什么找抗米援朝老兵采访,去军事博物馆找资料,肯定会挺严谨的。”

“我以前一直以为就是人海战术,还是听李谦说了才搞懂,原来这个所谓的人海,只是三三制战术造成的假象。”

“三三制战术可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要班长的命令能够传到三个战斗小组耳朵里,而且还要保持距离,要保证敌人一发炮弹最多不超过伤亡三人。

这比李谦电影里拍的复杂多了,其实电影里也是瞎拍,因为一个镜头里根本没法同时容纳一个完整的三人战斗小组,就算是中景,镜头里也装不下一个27人的战斗群,《返老还童》里也就是摆了个看起来像三三制的阵型,其他就为了好看了。”

“上图自己看.JPG,山腰处前方几个进攻小组保持差不多的间距,互成一个个三角形,后面左侧是一个迫击炮小组,携一门60迫提供曲射火力支援,中间是指挥组,在敌人直射火力的死角区以望远镜指挥作战,右侧红圈那两人则是狙击小组,不过没有狙击枪,用步枪对山顶敌军进行精确射击,优先顺位是指挥员、重火力、医疗兵,最后才是普通士兵!”

“其实三三制只是六大战术原则里的一种,其他还有一点两面、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战争可没那么简单,复杂多了。”

“JPG.”

“JPG.”

越来越多的军迷开始给影迷们科普当年街坊军、志远军的战术,原本这些“无聊”的东西,随着《返老还童》的热映,反而让观众们开始感兴趣了。

于是乎,越来越多抗米援朝战争的事迹、细节被媒体报道。

用热血之躯堵机枪眼、炸碉堡,各种烈士的事迹,还有一些经典战役传遍了整个互联网。

这些人和事里,有些是连小说都编不出来的,再加上现在观众对宣传这些事迹也没有抵触情绪了,反倒是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卧槽,真的这么猛吗,张益演的那个狙击手就是张桃方的原型啊,几百颗子弹就干掉两百多个敌人,比打CF都离谱!”

“那算什么,那个刘子光才是最吊的,单枪匹马,一个人俘虏了63个敌人,还是什么英吉利皇家陆军,奇点的军事小说都没有这么写的。”

“皇家陆军...西方军队打仗不就是动不动投降保命为主吗,法兰西军队就这样,投降都习惯了。”

“看了这些事迹和战斗,发现志远军真是强啊,不知道是什么人误导我们,就知道人还战术!”

“也有惨的时候啊,长津湖战役那里零下四十度,冻出了三个冰雕连,《返老还童》都只拍了一个,太惨了,活生生地被冻成冰雕。”

“一想到那个镜头,我就有种想哭的冲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只不过是前人负重前行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