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天火”(中)

加入书签


  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第六卷,“从威尼斯同盟到土耳其军队的覆灭”中曾这样写道:古代治理有条的共和国获胜时,常从敌人手中更取金银财宝充实国库、向人民颂发赏金减少税收举行竞技大会隆重的庆典,使全民同乐。但在我们所叙述的这个时代打胜仗的结果首先是国库空虚,其次是使人民贫困,而使获胜方并不得到免受敌国攻击的保证。这完全是战争方式本身内在的混乱造成的。因为被打跨的军队仅仅是丢掉了他们的装备,人员既未被伤害又未被当作俘虏关押,只不过是把他们对胜利者的反攻时间推迟一些而已,等到他们的指挥官为他们提供新的武器和马匹后,立即又反攻。此外,赎金和战利品既已被军队所侵吞,得胜君王当然无法利用这些钱财招募新军队,又不得不从臣民的腰包筹措必要的战费:而这就是人民体验到的唯一的胜利后果。

  美国战争并没有为法国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即便当时的政府并不是共和政体,但结果是一样的:赎金和战利品既已被军队所侵吞,得胜君王当然无法利用这些钱财招募新军队,又不得不从臣民的腰包筹措必要的战费,而这就是人民体验到的唯一的胜利后果。

  关键是连军队也没有拿到赎金和战利品,除了让英国失去了一块殖民地。

  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而拿破仑打胜仗几乎都要往法国国内搬点东西,法国人多少都得到了好处。可是他根据《亚眠和约》发动的第一场收回殖民地的远征却失败了,不仅失去了重要的咖啡和糖的产地,而且还损失了2.5万人,几乎占意大利军团的三分之一,关键是这些人绝大多数还是老兵,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动作都是挽回这场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内有很多人认为拿破仑现在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外交政策是路易十四的延续,玛丽安托瓦内特与路易十六的婚事正是为了让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结成同盟,是外交方面对和平的努力,可是结局却以失败告终。

  德斯塔尔夫人所写的《论德国》是1800年写的,这时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莱茵河自然疆界也已经形成,她写德国与法国是不相干的国家没有问题,但她要是在大革命之前这么写……

  失去西里西亚的玛丽亚特蕾莎女王希望联合法国从普鲁士手里重新夺回它,普鲁士的外交大使则引用了腓特烈大帝的说法,只要不是整个欧洲联合起来反对其主权,普鲁士能够“自卫”任何针对西里西亚的敌对行动,西里西亚已经成为普鲁士的核心地区。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雅克·内克尔用国家贷款,并且是放高利贷来提高税收,目前整个阿尔萨斯地区已经因为高利贷的问题陷入混乱之中。

  一个新兴国家的国债往往是很高的,法国的公债利率比英国高那么多,一样没有人买。

  在无法为急需贷款,缓解天灾造成损失的农民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地产作为抵押借高利贷,强盗们打击高利贷者,当地人称其为英雄,这个时候让军队介入其中进行镇压是很不合时宜的。

  塞缪尔·斯特来到达美国的时候刚好欧洲因为法国大革命陷入全面混乱,而孤悬海外的美国在有原材料和机械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发展,超越法国和被英国刻意打压的印度纺织业,成为新兴的纺织业大国。

  塞缪尔·斯特来14岁就开始学习纺织,但他的父亲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并不是因为“圈地运动”失去土地的工人,他是在学徒期限接近尾声时离开英国的,当时他只有21岁。联合王国是工业化最高的国家,同时也陷入了恶性竞争之中,为了压低成本,工厂主们大量使用了童工,《工厂法》里提起的那些条款,让知道的人不得不为孩子们的生存情况堪忧。

  关键是他们成年后就要因为工资增长而被淘汰,他们拿到手里的工钱也不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要素,比如开个小酒馆当老板什么的,找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斯莱特继续在英国办厂也看不出有什么优势,反而不如到在这一领域一片空白的新大陆,他能获得惊人的成就,从一个普通的纺织工,变成“美国工业之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