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暴富

加入书签


  李亦儒的直播间,一时间粉丝疯狂涌入。

  在华国直播界,有人直播国学相关内容,但大多枯燥无味。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飞快,年轻人很少能沉下心学国学,何况对着网页学国学。

  国学这件事,话题太高端。在普及上非常难。

  李亦儒觉得,必须接地气,必须扎根网友生活,最关键的是,不要以灌输为主,而是要以引导为主。

  一场直播改变不了网友们的知识底蕴,但是却可以培养起个别网友对国学的向往之心。明显,后者更加重要。

  所以,李亦儒以最生动有趣的内容为切入点,是这次直播初次尝试。

  粉丝们蜂拥而入,留言飞速滚动中:

  “偶像啊,你真是开辟了我对古人生活的新认知啊!”

  “能进一步谈谈厕所文化的发展演进么?”

  “李亦儒,你看看我,看到我的热情浓烈的求知欲了么?”

  ……

  李亦儒:“在先秦时期,人们在猪圈上搭一个‘圂’,人们在猪圈上方如厕,抬头思考人生的时候,一群猪们就在下面争抢食物。

  大家不要觉得恶心,这就是我们人类历史进程中,厕所文化的演进。

  我先给大家详细介绍我们衣食住行中,每天无法避免的事情:厕所文化。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厕,清也。”意思是,厕所是清除污物的地方。厕所有公厕和私厕之分,哪一种出现早些?可能有人会说私厕,但学术界有一种观点,最先出现的应该是公厕。

  ……

  《汉书·刘旦传》记载燕剌王刘旦在谋夺皇位失败前,从家里厕所中跑出了一大群猪,被视为凶兆,这凶兆背后反映的是,厕所与猪圈建在一起的社会风俗。

  厕所与猪圈连在一起,北方人俗称‘连茅圈’,在汉魏时期的中国南北各地,尤其是华北地区普遍流行。

  这样的建筑结构,在我们的考古中,在很多陪葬品中多有发现,

  这样的厕所结构,在我们这个年代,还有一些农村存在。

  为什么这么设计,猪吃什么?节约成本是要考虑的,大家就心照不宣了。

  至于有学者说是为了积肥施田考虑,这个也是一种参考吧,如果你们信的话。

  刚刚我说过了,还有一种建筑方式,一楼是猪圈,二楼是厕所和卧室,这种建筑结构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防盗。

  古时候,村民为了防备家里猪圈的猪被盗,才不得不把猪放在一楼。

  我们往往把古代文化想得太美好了,那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如果真的回到古代,可能很多生活上的不便会困扰死咱们的。

  最后,‘家’这个字,你们明白什么意思么?‘豕’本意为猪。

  有时间大家可以去博物院看看,有一些类似的古人陪葬品会有所展示。

  或者说,大家有机会的话,会在一些地区的农村看到这种遗留下来的建筑。

  好,下一话题!”

  网友们疯狂弹幕:

  “这才是直播间该有的样子啊,长学问了长学问啦!”

  “在抖乐上看过了太多的段子,终于看到一些别开生面的视频啦!”

  “谈到厕所都能引经据典,国学偶像真不是闹着玩啊!”

  “李亦儒说得对啊,古代真没大家臆想中的那么美好灿烂,真的是距离产生美啊!就像我跟夏雨晴,就是因为距离太远,所以我才觉得她分外美丽!要不咱就下线约一下!”

  ……

  又连续回答了几个网友国学方面的问题,李亦儒起身走向林经理。

  这时,林经理激动地举起四根手指头:“四百万啦,四百万啦!直播间实时在线粉丝400万啦!”

  李亦儒点点头,问道:“咱们技术部门,能统计出各个时间段的具体数据情况么?”

  “当然能了!”

  李亦儒道:“那我,我一会儿会将一段严肃的历史,之后就会下播,之后请技术部门的分析报告麻烦给我一份。”

  李亦儒说罢,重新坐回沙发,道:“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解一段历史!大家想听哪段历史呢,请大家留言。”

  应网友们的留言,李亦儒在最后的时间段,分别讲述了明末清初交替间的历史。以及三国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