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另一个安妮?

加入书签


  百代唱片这些年来的近况确实不好,尤其是在去年,全球唱片业协会公布了各大唱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情况之后,百代唱片更是彻底地掉出了巨头的行列。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代唱片再怎么衰落,至少在2007年这个时间,还是要比XL唱片的吸引力大得多的。

  尽管后者在英国也算得上是大厂牌,但放眼全球,就有些排不上号了。

  一番谈判之后,阿黛尔-阿德金斯很快就在一份为期最高12年的唱片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和过去MAD唱片比较常见的签约模式一样,这是一份递增式的合约,不过却是签在了的名下。

  合约的基础年限为五年,每年需要向阿黛尔支付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基础费用,而阿黛尔则需要在未来的一年内,拿出不少于三十首作品,以供选择合适的作品推出专辑。

  除了第一批的三十首作品以外,在整个合约期的五年之内,阿黛尔还需要创作出不少于一百首歌,由选取其中合适的作品推向市场。

  除了基础签约费用之外,阿黛尔可以享受专辑销售和巡回演出盈利部分的百分之四十。

  创作出来的作品,词曲版权由阿黛尔本人保留,制作成正式专辑、单曲的歌曲版权,则由双方共享,各占一半,版权授权收入同样依照这个比例进行分配,但运营权归独享。

  五年之后,有权在现有合约的基础上续约最少三年、最长七年。

  如果选择续约,则每年向阿黛尔支付的基础签约费用上涨到三百万美元,同时盈利分成的比例从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五十,版权分成条款则保持不变。

  总体上来说,双方都对这份合约表示满意。

  阿黛尔是因为现在没有太多可以谈判的资本,而也不在意在分成条款上做出适当的让步。

  别看分成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但这却是盈利分成,而且是制作方的盈利分成。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一个发行方佣金的抽成,就可以让一张专辑的盈利低到让人难以置信。

  单说在北美乐坛,一般发行方的抽成是百分之五十,这其中包含了零售商等其它渠道的成本,以及宣传、发行成本等等。

  但若是发行自家公司旗下的作品,有某种“做账”的需求,完全可以将这个数字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七十,宣发成本也可以单独计算,种种方式加起来,那些签下了盈利分成的歌手,绝对会被坑到吐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操作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从法律上挑出任何问题来。

  在好莱坞,这样的操作更加的频繁一些,比如系列,制片方和发行方都是华纳兄弟。

  这个系列有多火,想必即使不是粉丝的人也清楚,但在制片方的账单上,整个系列的亏损却高达数亿美元,仅仅只是最后一部,账面上的亏损就超过两亿美元。

  而发行方?

  抱歉,由于包括铁三角在内的主创成员签订的都是票房盈利分成,而不是票房分成,发行方赚多少钱,和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而在乐坛,这类操作同样不少见。

  一般情况下,由于音乐作品的“作者属性”比电影更重,歌手的谈判筹码更多,只要对这个圈子稍微了解一点的,都不会同意盈利分成的条款,而是要按照收入分成来计算。

  但阿黛尔拒绝了西奥多的邀请,坚持让自己的家人做她的经纪人,西奥多自然不会没事找事地去提醒对方。

  当然,这份合约,也就是对阿黛尔实际获得的分成进行相应的限制。

  但如果这个英国女歌手,能够如同前世一般,在短短几年之内进入一线的位置,即使仍然会在合理合法地对“专辑盈利”做一定的手脚,但却也不会太过分。

  大型唱片公司面对歌手、乐队,确实是处于优势地位,并依靠剥削旗下明星为主要盈利来源,但对于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家公司的大牌明星,吃相却绝对不会做得太过难看。

  归根结底,娱乐圈比任何地方都更加的现实,利益决定一切。

  能够带来足够利益的明星,自然就有资本提出更多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