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格局

加入书签


    

    徐平坐在住处的院子里,看着远方连绵的大山。 那座大山是太行山,把东边的大平原跟西边的高原隔开,造了国北方的基本地形。无数的政治事件,都跟这座大山有关。

    从太行山里穿越而来的河流,冲积出了东边的大平原,是原明的核心之地。仅仅看这千里沃土,知道黄河里的泥沙有多少。徐平不知道黄河里的泥沙如何变化,但他知道最近这一两百年,泥沙淤积严重,黄河水患进入了多发期。用一二十年时间,尽快解决掉来自于北方的威胁,把人力物力投入到治理黄河去,才真正让这片土地平安富庶。

    随着秦汉两朝完成了原的大一统,北方草原受原影响,也慢慢开始统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千年为跨度,最终会影响全世界。宋朝面对的周边格局,是从汉朝开始形成,唐朝基本定型。前世经常有人讲,古代东亚是以国为心的天下世界,并以此来分析古代史。实际未必如此,周朝显然是不包括各蛮夷之国的。天子是原的天子,化外并不是天下,天下之民并不包括夷狄。

    安史之乱后天下崩溃,在国周边形成了另一种国际格局。宋朝也有蕃国,但与以前的朝代不同,要么纳入自己管下,要么漠不关心。连朝贡也斤斤计较,没有其他朝代显威于四夷的意识。如果朝贡贸易吃亏,宋朝会加以限制,从此断绝来往也在所不惜。

    这是旧的国际格局崩溃,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的时刻。历史宋朝没有顶住,最终被蒙古灭亡,这种新的国际交准则没有确定下来。徐平已经改变了这个趋势,要考虑以后的国际交往准则了。由秦汉至隋唐的天子加蕃属国的局面没有必要继续,周边小国心慕华化,愿意自动成为半独立的蕃属国,宋朝没有必要拒绝,但不会再付出过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更多的是在化的扩展。

    明的崛起与衰落,导致全世界的政治格局大变,往往是以数百年为跨度。人生不过百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识不到明的潮起潮落。看历史,要假设当时的人们不那样做,而这样做会如何,历史必然是另一番面目。其实历史可能本来只有一副面目,只要明崛起与衰落的大势不变,历史的结果已经注定。

    目光无法穿越历史的长河,很容易把当时的强势明当作天定,盲目追随,从而让民族成为历史的背景板。北魏鲜卑崛起,有无数汉人以为那样的明才是天命所归,争先恐后地取胡名,说胡语,穿胡服,甚至去杀汉人。汉人的人心未散,最终证明了那不过是一场虚幻。宋朝面对契丹,军事处于劣势,又有大量的人争先恐后去学契丹人的军制,学崛起的党项人的军制,最后让明走进了死胡同。

    背后是一株古老的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飘下来,落在徐平的肩头。徐平拿起这片叶子,看着这一片金黄,一扬让它在秋色飞舞。

    历史蒙古人又崛起了,亚洲大地有数百年的时间,都受他们的影响。广阔的土地都是蒙古人建立起的国家,又有人以为那是永恒。几百年后再去看,却发现他们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欧洲人借助工业革命又崛起了,又有无数的人以为那是历史的终点,争先恐后地去拥抱那些人的语言,学习他们的习俗,以为人类是这样了。

    或许几百年后,后人看那个时代,便如当年那些盲从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一样。如同看蒙古人过去的地方,绿教过去的地方,基教过去的地方,只剩下一片明的废墟。

    明是人与人的认同感,由这种认同感而生发出来化。不同的明,认同感是不一样的,由此而带来不同的化。人类还没有进入大同,认为只要是人,应该有同样的化是一种幻觉。化既本于人与生俱来的生物本性,也受具有认同感的人群所影响,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存在。探寻人的生物性,如心理最底层的对异性的欲望,对危险的自然反应,追寻某种快乐的本性,由此建立正当性,是化的一部分。人对群体的认同感,从而对生物本性的克制,同样是化的一部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化的全部。只强调一方面的天然正义,实际是反明的,是化退化的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