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下子

加入书签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皇帝不止在这里居住,也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等;交泰殿,是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坤宁宫,为中宫所居,也就是皇后的寝宫。

    而在后三宫的东、西两边,又有仁寿宫、清宁宫,这二宫是太后居住的地方,张太后住在东边的仁寿宫,而朱厚熜的亲生母亲蒋太后则计划入住清宁宫,但还没有入住,她现在住在清宁宫左近的一座宫殿内,所以清宁宫失火,没有伤及到她。

    正因为这清宁宫是蒋太后要入住的地方,所以那名钦天监官员才会说,是朱厚熜触怒了先祖,说的再透彻明白一点,就是老朱家的祖先不喜兴献帝、后做皇帝、皇太后,所以才降火烧了蒋太后即将要入住的清宁宫,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

    黄锦领了皇命以后,随即就带着李缙离开了乾清宫,然后他先纠集了一些侍卫,之后才引领着李缙去了清宁宫。

    这清宁宫是一座与乾清宫一般大小的殿宇,也就是一座很大的殿宇,进了宫门,李缙看到竖立在宫墙之内正中的那整座殿宇已经全部被烧毁了,只剩下了墙壁和断脊残瓦。

    李缙从来没有勘验过什么火场现场,也不太懂这方面的知识,但他知道怎么才能搞清楚起火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要先找起火点,然后再根据起火点判断其他。

    通过参考火灾发生后,火场内遗留物品燃烧的时间长短和燃烧程度,及蔓延方向等现场痕迹,能大致判断出起火点。

    一般来说,起火点只有一个,或在一定范围内有明显相关的几个,要是有无明显关系的数个起火点,那就应高度怀疑是人为纵火的可能性了。

    这起火点,李缙当然要自己来找了,他让黄锦带了一分部侍卫去询问调查情况,询问调查的对象有,最早发现火灾的人员,熟悉火灾现场的人员,参与火灾扑救的人员,最后离开火灾现场的人员等等,综合上述人员的询问调查情况,可以复原火灾前后的经过,形成火灾发生时的虚拟场景,可以用来佐证他最后找到的起火点是否正确,另外没准还能提供一些其他的破案线索,而他则带着剩余的侍卫,开始一边清理,一边勘验起了火灾现场。

    因为烧毁的极其严重,所以这现场有点难以勘验,要是不太严重,有的地方烧了,有的地方没烧,那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找到起火点,可现在情况是,整座殿宇都烧成了灰烬,这样一来,就不好分辨是哪里先着的火了。

    另外灭火过程,是一个破坏现场的过程,区别只在于破坏多少,宫女、太监和侍卫们灭火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后期火因鉴定的问题,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尽快灭火才是首要任务,这在一方面,也给火因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所以这些那些的原因加在一起,才使得之前没查来什么结果,虽然跟朱厚熜禀报清宁宫起火这件事情的人,说清宁宫是无故起的火,可是在火灭了以后,也就是朱厚熜在斋戒准备祭祀祷告的同时,他还是派人调查了一下起火的原因,可是毛都没查出来,因为现场实在是难以勘验,于是调查火灾的锦衣卫官员便采纳了目击者的证言,也就是‘没看到有生人进出空置的清宁宫(即清宁宫内无人居住,不可能是因意外引起的火灾,而当天也没有看到有陌生人进出清宁宫,所以也不可能是有人故意放火),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清宁宫是自然起的火。

    朱厚熜没跟李缙说他曾派人调查过起火原因,但在来清宁宫的路上,李缙还是从黄锦的口中知道了这事儿,是以他早已有了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可李缙毕竟不是消防员出身,他半点专业知识都没有,只有一些常识,比之前带队来调查起火原因的那名锦衣卫官员还要不如,所以从快中午的时候,一直忙活到傍晚,他也没找到神马起火点,因为这清宁宫各处烧毁的程度都差不多,好像是突然之间整座殿宇一下就全都烧了起来,没有什么先后之分,也就是清宁宫不是被蔓延的火势烧毁的,而是一下子就哪里都着了火,继而才被烧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