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清查庄田

加入书签


    李缙听完陈莆的话,嗤之以鼻:“一心为了朝廷?这个理由还真是冠冕堂皇啊,为了朝廷,你就可以不顾百姓的利益了吗,没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官不与民争利吗,想来砸别人招牌这种事儿,你以前也没少干吧?”

    陈莆就算是以前干过这事儿,他也是不会承认的:“李大人,你把下官想成什么人了,下官可不是那些欺行霸市的恶霸,下官是头一次干这事儿,也是最后一次,下官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干这种事情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都已经跟你赔着笑脸认错了,你还好意思再去收拾人家吗,再说李缙也没有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那个心,说白了,就是他不想管陈莆之前那些烂摊子的事,不想徒添麻烦,加上八音坊也没有太大的损失,所以差不多,他见好就收了:“嗯,那内个什么捐税…”

    陈莆抢着回答说:“既然是官家的买卖,那还收什么捐税啊,不收了,不收了!”

    “你还是照收吧,因为这八音坊是商部参股的买卖,而不是商部旗下独资的产业,我这么说,你可能听得明白?”

    “下官明白,那就收,按正常收。”

    “嗯。”李缙满意地又哼了一声。

    几日后。

    在七月下旬的某天,朱厚熜单独把李缙叫进了宫。

    朱厚熜叫李缙进宫当然是有事,他想要派李缙去清查庄田。

    最近朝中的一些大臣接连上疏,要求迅速清理各类庄田,明朝自正统年间,也就是百十来年前,皇室、勋戚等便开始利用手中的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建立各种皇庄、庄田,皇帝建立皇庄也就算了,可后宫的皇后、嫔妃、太子和诸王也千方百计地扩展自己的庄田,这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而这些皇亲国戚、功勋大臣在扩充自己的庄田时,采用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有讨赐的,有乞请的,还有投献侵占和廉价购买的,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实质上土地都是从贫穷的农民手中掠夺而来的,特别是在正德时期,从皇帝到大臣,再到官僚地主,他们疯狂兼并土地,造成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无地可种,贫富悬殊加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引发了多起农民起义,因此在即位诏书中,杨廷和特别提出了要整顿各类庄田,还地于民的举措。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此事最初是杨延和提出来的,朱厚熜还是得问杨延和,于是他就把杨延和招进了宫,杨廷和在处理政务方面是从来不会徇私的,他很细致地向朱厚熜汇报了一下这个事情。

    朱厚熜听完杨延和的汇报,有些怀疑地问:“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杨廷和也没有拍着胸脯,赌咒发誓说都是真的,因为他可以用事实说话:“皇上派人去清查一下就知道了。”

    “那就先派人清查一下京城周遭的庄田吧。”

    “也可以。”

    “杨首辅,你觉得派谁去做这个事情比较合适呢?”

    “呃,老臣心中倒还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张璁,张璁这个人很有见地,又有进取心,可以重用。”

    “张璁?朕觉得他不大合适,还是让李缙去吧。”

    “可是李缙能抽出身来吗,他不是在忙活钟表的事情吗?”

    “这钟表都已经造出来了,他还有什么事情可忙活的,杨首辅放心吧,他能抽出身来的。”

    “既然如此,那就让李缙去吧。”

    “嗯,那这事儿就这样吧。”

    朱厚熜怕杨延和再打张璁的主意,赶紧终止了探讨。

    朱厚熜之所以要让李缙去清查庄田,也不是没人可用,只是相对来说,他比较相信李缙,而他不派张璁去清查庄田,并非是像他所说的那样,是他认为张璁不合适,而是他还要指望着张璁引经据典,依靠张璁在礼仪的争论中,争夺主动权,赢得胜利呢,要是派张璁去做别的事情,一心二用,张璁难免会力不从心,所以他在看穿了认为张璁威胁很大,想将张璁支开的杨延和的用意以后,果断地拒绝了杨延和推荐张璁去清查庄田的提议。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张璁是谁呢?

    答案是,他是个四十几岁的实习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