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白衣读书人 5

加入书签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率领军队入开封,夺取皇位。

    应了父亲说的话,战乱制止了,国家又重新统一了,宋太祖建立宋朝,改年号为建隆,定都在开封。

    建隆一年,萧不书也有些大了,也能够独挡一方了,昔日稚嫩的少年变得成熟起来。不再是粗布衣服,取代的是一袭白衣,翩翩美男子的模样,有好多份英气,潇洒帅气,谈吐有方,气质非凡,宛若尘世间普通人中的不平凡之人,好像自带着些许仙气,那是书香的气息。

    这一年,宋朝刚刚举行科举制度,萧不书所在州定州也在这一年进行考试。

    宋朝此时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唐朝,同唐朝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只分为两级考试,一级是各个州举行的取解试,还有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萧不书所在镇子百里镇推荐他,因为镇民都了解他的能力,尤其是夫子的大力支持,州县官保送他至定州路考试官

    此时是秋天,定州通判和参军主持考试,在定州举行。

    是个早晨,天刚刚亮。临行前,萧不书向母亲薛氏告别,交待自己将前往定州考试。

    母亲薛氏对他千叮万嘱,说路上要注意安全,要认真对待考试,不要作弊。母亲眼睛泛着泪光,深情地看着萧不书,说娘会等着你回来的。

    萧不书没有厌烦她的唠叨,点点头,抱了抱她,又松开,含着泪水看着她。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萧不书对母亲行了一个大礼,背上自己的书篓,慢慢远去,当做告别。

    母亲目送儿子远去,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只是泪水并未消失。

    ……

    定州城,考场,定州参军戴着一顶长翅帽,肥头大耳的模样,下巴又带着些许胡须,脸蛋黑黑的,站在考场中监视,主要是主持考试,其次是保证考场秩序,防止作弊现象发生。

    萧不书坐在一个角落里,其实也就是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座位是随机安排的,能做到最后一个位置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反正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就重点关注那里。

    考试第一天,考经义、《论语》和《孟子》,经义要求应试者阐明经书中文句义理,故称。

    萧不书对《论语》和《孟子》早已通篇读透,滚瓜烂熟了,不能说倒背如流,却也已经无比熟悉了,毕竟很小的时候就拿着这两本书在琢磨了,所以这个题目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提笔就写,极速完成。

    经义文句有三道,分别代表法家、道家、儒家。

    第一道出自法家《韩非子·五蠹》,题目为“世异则事异”。

    萧不书在此题下写到:世道不同,事物不同,世道变,处世行事随之变。(阿丝如果看到了就会说随机应变哈哈哈)

    第二道出自道家《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题目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萧不书写到:不自我夸赞,方能显得明了;不自以为是,方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方能得见功底;不自我矜持,方能长久。老子有言“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谓虚心认识自我,即是如此。(阿丝的话就是做人要谦虚哈哈哈)

    第三道出自儒家《金刚经》,题目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萧不书写到:所指三心,为过去,现在,未来,对外执着。执着美好,现实残酷。若有三心,便成妄想。意识不可得,所求之物亦不可得。三心为虚妄,时间在变,人心在变,不可把握。舍生想把握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所谓人之痴心。(阿丝就会说就是人心不可得嘛哈哈哈)

    肥头大耳的参军在萧不书认真写的时候,迈着轻轻的,猥琐的步伐,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想要了解了解这最后一个自己习惯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然后就被震撼到了:这字,工工整整;这话,好有道理;这少年,帅气无比。肥头大耳的家伙赞叹不已,感叹着这白衣少年书生跟我当年有的一比啊,就差点赶上本参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