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长安纸贵-第2/4页

加入书签
  但岳山却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世界真的有鬼神,否则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怎么可能懂的这么多?

  虽然他们常拿甘罗十二岁封相说事儿,但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只有出使赵国的事情,其余一概没有。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参与政治斗争被杀,另一种是泯然众人矣。

  当然了,他并不是否认甘罗的能力,十二岁出使敌国,靠口舌为国家赢来十几座城池,这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

  然而和岳山的成就比起来,甘罗的成绩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岳学五书就不说了,两年时间把棣州建成全国最繁华的地方,这种能力古今少有。

  一手训练出来的百骑现在已经成为大唐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现在又写出了独尊儒术这样的皇皇巨著。

  真可谓是上马治军,下马治国,提笔治学。别说甘罗,纵观历史有这种能力的凤毛麟角。

  而历史上那些大佬无不是阅历丰富有着名师传承的人,唯独岳山,一身能力就好像是凭空生出来的一般。

  除了莫须有的老道士师父,查不到任何求学经历,让人不得不相信他和鬼神之说有关系。

  不只是李纲、王绩在感慨,凡是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对岳山展露出来的文才感到惊讶和佩服。

  首先说说儒家的门徒。

  汉武帝独尊儒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百家消失,道家归于道教,法家兵家成为儒家的补充,天下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儒家门徒。

  即便隋朝崇信佛教,李唐又认了老子当祖宗不停的在抬高道家的地位,都无法改变儒家门徒占大多数的情况。

  这些人难道就甘于儒家被打压?肯定不可能。只不过形势比人强,被李世民拿住了痛脚一时间无法反抗。但这些人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岳山的独尊儒术一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给渐渐气短的儒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原来我们儒家是堂堂正正获胜的,百家消亡并非我儒家的罪过,而是历史的选择。我儒家虽然有种种缺陷,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我们的成绩。

  所以儒家门徒发疯一般的追捧这本书,并自发的做宣传,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对于写出这本书的岳山,他们也无条件的拥护起来。

  因为支持岳山就是支持独尊儒术,就是支持儒家的正统性。不管心中多么讨厌他的人,面上也要夸他的好。

  当然,读书人吹捧这本书不只是因为它为儒家正名,主要原因还是写的是真的好,里面的内容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

  太学的一群儒生人手一本独尊儒术,在热烈的交流。

  “我觉得尊儒最大的功绩就是理顺了我儒家的道统。佛道最讲究道统,之前我儒家只尊孔圣,道统不请。而现在我们上可以追溯至三皇五帝,下可以……”

  “是啊,从此三代之治的功绩名正言顺的归我儒家所有……”

  “我觉得还是孟轲……”有一名学子忍不住想发表意见,可是刚开口就被同学打断。

  “闭嘴,不可对大贤不敬,那是孟子。”

  那名学子一脸懊悔,连忙认错道:“谢诸位同窗指点,确实应该是孟子。我想说的是,尊儒一书发掘出了孟子的‘义’之思想,才是真正的精髓。”

  “你说的有道理,但我还是以为四书的提出意义更加深远。”

  这群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的脸红脖子粗,却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上承尧舜禹下至孟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四书五经。从此儒家道统齐全、经意完整,地位将不可撼动也。”王知远叹息道。

  “这……师父所言太过了吧。我道门乃圣人钦点的一等显学,岂是一本书所能改变。”吕前昌有些不信的道。

  “大势所趋,圣人也不会逆势而行。”王知远摇摇头道。

  大慈悲寺,十大德再次汇聚一堂,然而这次大家都非常安静,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说话。

  过了许久智藏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玄奘到哪了?”

  然而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长安城,齐国公府。

  看着面前这本薄薄的书籍,长孙无忌首次露出沮丧的表情,对自己和岳山抢风头的想法也产生了怀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