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市政管理体系-第2/2页

加入书签
  这次革新动作虽然大,但主要目的是增设新的岗位而不是削减岗位,引起反弹的可能性不大,相反还会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以提刑官为例,每个县增设一个提刑官,全国一千多个县就多出来一千多个,就有一千多个人可以成为朝廷命官。

  那些排着队等着当官的人恐怕牙都能笑掉了,会反对?

  六房的工作人员虽然只是无品级的吏,但都是有实权的吏。而且这个年代吏的地位和官区别不大,先为吏然后走吏转官是大多数人当官的主要途径。

  以刘仁轨为例,这货最开始去拍人家的马屁,厚脸皮的去别人家里攀亲戚,不就是为了当一个书吏吗。

  岳山这一波革新每个县林林总总加起来起码增加了十几个比较重要的岗位,不重要的岗位更多,全国算下来就是几万个官位。

  谁会反对?谁敢反对?

  而通过这次的革新,也能提高岳山自己的威信,为将来更多的改革打基础。

  当然了万事开头难,官僚体系是最保守的,抱残守缺说的就是他们。虽然这次革新总体来说对官僚体系是件好事儿,可依然会有很多人反对。

  所以才需要一个试验田,上上下下都看到革新后的实际效果,棣州是最合适的地方。

  一来这里地处偏僻又贫穷,出事儿了影响也不大。二来这里的人都被岳山杀怕了,没人敢反对,甚至连阳奉阴违都不敢。

  事实上也果如岳山所说的那样,除了刚开始说增设提刑官的时候县令们有些难受,说到后面增设三班六房这些人都兴奋的和当新郎官一样。

  既能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又能增加自己的权力,谁都高兴。

  于是增设新机构的事情就这么愉快的达成了一致。

  紧接着岳山又宣布了另外一件事情,离京前皇帝已经任命了提刑官,这次也和他一起来了棣州不日即可上任,让他们做好安置工作。

  三班里的皂班和壮班由县令招募任命,快班由不良帅招募任命。六房的主管叫典史由刺史府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六房的普通书吏则交由县令招募任命。

  这一招叫掺沙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六房书吏皆有县令从本地招募任命,一般由当地的士绅大家族子弟担任。

  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盘踞当地的大族通过三班六房掌握了实际大权,连县令都能架空。

  碰到有能力的县令他们就老老实实,碰到书呆子甚至能上下其手把县令送进监狱。

  作为后来人岳山知道这种情况,自然要想办法避免。把三班拆分,一班交给不良帅统辖,杜绝了衙役被地方大族掌控的可能。

  六房典史的任命权收归上一级衙门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是相对比较好的做法。虽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地主士绅阶层掌权,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会议结束后,大家相继散去,岳山则把甘元峰叫过来吩咐道:“听说有许多人想从我们这里买盐?把这些人的资料统计清楚交给我,也是时候解决食盐销售问题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