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堪为将

加入书签


    主动出击去攻打蒙古人,是郭靖黄蓉等人蓄谋已久的,准备也很充分,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大败亏输,损兵折将。

    郭靖黄蓉二人想了很久,也对比了许多以往成功的战例,还翻了一些兵书战策和历史典籍,最终有了惊人的发现。

    史籍明确记载有战国时五国伐齐,燕国为首,乐毅为将。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仅剩莒城与即墨未被攻破。

    随后田单以“火牛阵”打败燕军,齐国境内纷纷反叛燕国,数月内齐国得以复国。

    田单的“火牛阵”惊世骇俗,为中华军事史留下了一个传奇。而后世也有人纷纷效仿,这些效仿者却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唐肃宗时,宰相房琯曾模仿“火牛阵”的案例让人十分惋惜。

    安史之乱后,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庙号为唐肃宗。因为当时唐玄宗带领一部分臣属进入蜀地,他遥尊父亲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这个皇帝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迫切需要证明自己,收复两都就此提上日程。

    唐玄宗无奈做了“太上皇”,他明白“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与其和儿子互相对抗,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让叛军得了便宜,还不如就坡下驴,为自己找好后路。

    于是他派房琯送来了传位诏书和玉玺,房琯见到唐肃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吹牛天赋,为唐肃宗分析天下大势,于是唐肃宗留下他,让他做了宰相。

    此时的唐肃宗,有一帮能臣辅佐,正在努力恢复唐朝的国力,准备收复长安。不久后,唐肃宗的钱粮有了着落,兵力也有所恢复,于是就开始谋划收复都城长安的军事行动。

    这时候,宰相房琯因为受到官员的告发,被唐肃宗猜忌,为了保住荣华富贵,房琯主动请缨,要带兵攻打长安,唐肃宗同意了。

    按道理,房琯是不懂军事的文官,领兵打仗与他根本就不沾边。何况当时朔方军的指挥官郭子仪、李光弼都在,唐肃宗为什么不用他们,非要让房琯去领兵呢?

    从唐肃宗的角度来说,他是绝对不愿意再看到武将坐大,不想出现第二个安禄山,因此当房琯主动请缨的时候,他就6犹豫地同意了。

    唐肃宗是一点也不客气,于是宰相房琯只能硬着头皮出战,他将兵马分作三部,他的手下也全部是文官,自己带领中军、北军,与叛军交战。

    他虽然没打过仗,但是读书挺多,史籍中明确记载着田单的“火牛阵”曾经大获成功,为什么不能模仿他呢?于是他命令属下,征集耕牛,这些人行动还真迅速,短时间内就征集到耕牛2000多头。

    一开战,他们就让牛在前,士兵在后,向叛军发起冲锋,而叛军用马拖着砍倒的树木,扬起尘土,又放火驱赶,结果牛群掉头,冲散了唐军阵形,叛军趁势一路追杀,唐军被杀得大败,战后统计,有四万唐军阵亡。

    房琯的战败,终于让唐肃宗明白,打仗还真得靠郭子仪、李光弼才行。叛军得胜归来,大肆庆祝的场面被杜甫目睹,他写了一首诗,唐军的惨败从诗中可窥一二。

    诗的题目叫作《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郭靖看到这些记载,对自己的轻率决策追悔莫及,读到杜甫的诗作,不禁心惊肉跳。虽然诗中写的是前朝约五百年前的事,可是如今襄阳城的景象与杜甫见到的景象,又有什么不同呢?

    前朝的事迹离得有点久远,本朝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郭靖越看越感到追悔莫及。

    宋军王德曾在与农民起义军作战时,也遇到过“火牛阵”。起义军将领邵青想用“火牛阵”来攻击王德。

    王德在得到起义军想用“火牛阵”来冲击官军的情报后,大笑道:“这是古代的方法,可一不可再二!”

    于是,王德让士兵准备好强弓硬弩,严阵以待。当农民军的火牛气势汹汹地冲出来的时候,遭遇了官军的箭雨伺候。

    可怜的牛儿们,世世代代都只是安安静静地在地里耕田的,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纷纷扭头逃跑,冲向它们的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