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章 打不过,就加入吧

加入书签


  科幻电影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重要类型,发展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经验,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电影类型。

  但国内对于科幻电影的创作热情却一直不高,偶尔有一部中国科幻类型电影在电影市场上出现,也如同昙花一现,常常被喷的狗血淋头。

  造成这个原因的因素有很多,经常被人说起来的电影工业化程度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绝不仅仅是唯一的因素。

  科幻美学的内在,首先是科学逻辑和幻想架空的再平衡。

  身处迅速变化发展的工业社会中,面对着全方位的不确定、不可控,注定了人类迫切地需要寻找理性再平衡的真实感。

  但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要伴随着国内几十年工业化进程来同步完成,这需要一个工业化程度足够高的社会环境。

  如果人们不会拧螺丝、调程序、接电路、开机械,也没什么机会系统和科学地认识一场施工生产和市场营销,心中是很难对工业美学产生什么直观感受的。

  在那样的情况下,即使能创作出一些作品,也不会有读者圈。

  七十年代末,重化工业体系成形,工业开始以化肥农药和杂交育种的形式反馈农业,大家不再饿肚子,中国工业化启动加速器,八十年代科幻文学便伴随着理工热开始成势。

  之后的二十年里,随着沿海外向型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推进,数以亿计的人口迅速从农业生活中剥离出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空前爆发,我们才会拥有第一批忠实的科幻读者。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随着产业机构升级,本土科技逐渐崛起,社会深度信息化,那些再经过日式科幻,美式科幻的轰炸,中国科幻作品终于开始吐蕊。

  我们的文化内生性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原生科幻文化,要从最基本的工业美学起步,构建宏大的未来世界观,也就必然要有我们自己的硬科幻大片。

  但是从科幻作品到科幻电影,中间依然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电影是一门视听的艺术,科幻电影更是这门艺术中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小作坊做不出科幻大片,因为科幻大片的背景设定太复杂、镜头拍摄太精细、剧情推演和节奏太难把握,拍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也必须有一个基本工业品和先进装备足够丰富的社会给予支撑。

  这也是一部科幻大片动辄需要数亿投资的根本原因。

  但是光有钱投资还远远不够,电影的创作生产中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市场反馈。

  能将工业生产方式和思维投射到电影创作中去,然后利用成熟的市场反馈机制,从观众手中收回足够的回报,是好莱坞模式横行世界的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优势。

  只有电影制作的工业化与庞大市场展开良性互动,好作品才会层出不穷,制作水准才会日新月异。

  但是灿烂的花朵不可能凭空绽放,科幻作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拥有的良好市场反馈机制,这样的基础能不能撑起来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科幻大片,还是一件谁都说不准的事情。

  紧跟着他们宣布消息的这两部科幻作品,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要开始崛起,李显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总要有先行者为后来人趟出一条路来,才能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而先行者的这条路是孤独且黑暗的,原本只有他一个人走,现在能多两个同行,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那两个同行更多程度上还只是借用这么一个名头来为自己的创造话题度,但是那不要紧,这条路上的人越多越好,哪怕只能站在旁边喊666的咸鱼,也能多造出一点声势来。

  因此,为了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快一点,李显决定进一步扩大制作团队的规模。

  前两天高企的热度还没散去,正合适撒个网,收获肯定比官网上那样慢竿垂钓要快的多。

  ……

  “有视觉特效方面的小伙伴吗?不考虑一下米粒动画吗?链接:招聘信息。”

  “PS:只要你拥有一颗对视觉特效充满热爱的心,以及最低本科学历,和最低一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