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

加入书签


    

    “呜呜”

    随着几声长长的汽笛,带着浓重的粗烟,一列长达二十七节的火车终于进站了。很明显这并不是李汉的专车,倒是一点都没出乎北京这边的意料之外。以李汉的谨慎表现,前面几列列车只有可能是运兵车,而断无可能是李汉的转车。

    果不其然,这一列崭新的德国西门子生产的火车头带动的列车缓缓停靠在站台上,火车这才刚刚缓缓停靠入站,车站内的声音顿时鼎沸了起来。你道为何如此,原来这第一节列车上因为考虑安全,重点还是要防备北方方面有些不轨之心,因此二十七节的列车上,有十四节都是卸掉了货车车厢铁板只剩下车身地盘的空架子,每一节上都用绳索跟铁丝牢牢的固定着两辆战车,炮筒也随着火车驶入战车内,而缓缓转动,将散发着森森寒光的炮口对准了车站两侧。

    人群一阵惊动,尽管战车的照片已经随着中国之声报纸上的几份前线报道出现在了国内大众的面前,然而当报纸上只存在于图片里的东西出现了那一幕何其震撼。

    就是这些个子弹打不动、炮弹打不穿的铁甲战车,在河南、山西令北洋军吃了几个大亏,四师、五师、十一师、十二师的溃败直接或间接的都是受他影响,也是因此,段棋瑞早就对护**的战车恨得牙痒痒,此时北上的护**第一列开进了火车站的列车上装有几十辆战车,于是急忙领了一帮人去看,想瞧瞧这战车到底有多威风。

    到了近前一看,段棋瑞也只能为之折服,面对这样一个铁甲怪兽,不要说是十一师、十二师那样的杂牌军难以对付了,就是北洋六镇精锐尚在,一起上也不见得能够抵挡住,难怪他几次去求见英国公使,新公使巴尔特总是一脸为难的告诉他,他(指北洋)并不是再同李汉在打仗,实际上他们只是德国人拿来检验国内陆军新装备的试验石。

    李汉将这种在战场上给北洋军造成重创的武器放在最前面驶入北京,用意不明而语。看到他驶入战车之后便在不停转动炮口进行调整的战车,段祺瑞毫不怀疑护**一方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一旦北京城中稍有风吹草动,可能就将是一场新的南北全面战争。

    那森森的炮口跟密集的机枪,令他心中本来才提起来的一点怒气顿时烟消云散了。

    好霸道的一个护**,好霸道的一个代总统李汉!

    他算是领教了李汉的张狂霸道了,不过私下里也承认,没有这种决心护**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从名声不显的地方势力,一跃击败北洋军,夺得这个国家的最高政权。

    很明显,从这火车上数十辆很明显以国内的工业跟军械技术很难制造出来的钢铁怪兽身上,他敲到了南北之间的差距。川鄂等地在落入李汉手中之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工业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可是尽管知道工业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在去年双方在安徽、河南的接触之前,无论是他跟北洋都对于南方跟工业的发展太过疏忽了。在李汉统治区的工业基础正一点点扩大变强的时候,北洋军又准备了什么?

    大量的财政没用于支付北洋军嫡系的高福利跟政府高官花销,再不就是用于政治收买等等,北京政府用于工业投入的资金并不多。结果一旦遭遇大战,武器装备除了少量自产的外,大部分都要向英国、日本买,就这还被一些人吃了回扣。北洋在满清官场里混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一个缩小了的满清官场,陈规陋习已将这个军事集团腐蚀成了利益集团,那么一点可怜的军费中,能有一半真正投入到战争准备中去就已是硕鼠们高抬贵手了。指望那帮人能有什么超前的战略眼光,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靠军事科技的进步,国力越强军力越强,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讲,国力虚弱,无力自行研发新式武器,所以只能依靠外国进口。可是铁甲车这种东西显然不是说进口就能进口的,就跟西部装备的飞机一样。列强国家也不是每一个都掌握了这种利器,至少执掌陆军部的段祺瑞便亲自经手了向法国采购飞机,他很清楚在飞机一项上,西部装备的那两种飞机,可能就只有德国这个公认的欧洲第一强国才能制造得出。这无疑又令他开始担心起了李汉跟德国之间的关系,倘若他真得得到了德国一方的全力支持,那么...北洋莫要说东山再起了,恐怕还能坚持多久不被他消化吞并都是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