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飞机与假钞

加入书签


    

    第404章 飞机与假钞

    汉阳西北临挨着汉川新规划的一处还很荒凉的工业区最东端有一个占地面积不小的巨大院落,院内有六间跨度较大的厂房,从外表看上去和工业区内其它几家的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这个四周用水泥跟砖头紧紧围起来的巨大工厂不但在门口处有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守卫,四周还有一个连队的骑兵不定时的巡逻,显然把守的十分严密。

    超过十米的大门比起现在还很荒凉的工业区内的其余几栋建筑要显得异常气派。和其它工厂不同,在这大门上并没有拱型横过的铁梁工厂名牌。只是在大门旁挂着一个不起眼的木制牌子“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

    这里就是冯如等十几名军政府从广州请来的技师们现在工作的地方,冯如等人依靠军政府的支持,下单跟洋人采购了不少制造飞行器所必须的发动机等专用的机器。等待了漫长的几个月之后,一套从德国采购的七成新的发动机制造机械终于被运到了远东民国,交付到了李汉的手上。机械类的专业知识上,李汉懂的并不多,不过冯如等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一行人惊喜的发现这套只有七成新的机器虽然不是欧美最新的玩意,却也是最近两年才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比起欧美现在最新的机器要落后一些,只不过这批李汉经德***方之手采购的机器落后的差距并不大!至少比他们在美国时费劲千辛万苦才折腾出的那个飞机厂的机器要先进的多。

    这个年代的飞机还处于刚刚出现的时期,甚至连机身都是木质结构,电子设备也不必说了,最重要的还是发动机。

    冯如在美国时,经过了数年的苦读,掌握了数十种机器的制造与设计,发动机他也不在话下,只不过一直都没钱购买机器制造罢了。

    机器运来之后,经过了十数日的磨合,一台几经创新的‘冯如四号’终于换上了一颗全新的心脏,一台功率达到30-35千瓦(约莫相当于40-48马力)冯如亲自改造过的发动机,拥有前后双座,可同时乘坐三名飞行员,跟1909年,美国制成第一架双座的莱特a型飞机基本无二,并且纯以飞机马力来说,‘冯如四号’的飞行速度跟续航能力无疑还要高上一层。

    现在的飞行器制造厂的规模也许并不算大,但是拥有超过一百多名工人、近百多台锯木、缝纫、机加设备的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在这个时代的亚洲无疑是算是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备地飞机制造厂,虽然这种美誉有种矮子里面挑高个的味道。毕竟比起欧美虽然不受到主流接受但是已经起步的航空工业,‘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只拥有151名工人,其中洋人技师七人,学徒工127人,真正熟练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的,只有冯如从广州带来的十几名学徒。因此,虽然理论上来说,现在飞机厂拥有同时制造五驾飞机的能力,不过稳妥一点,实际上只拥有同时生产三架飞机的能力。看上去不算太低,只不过一台飞机从制作到组装、验飞需要用去37天的时间,效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

    冯如四号这个名字其实是工厂里面的技师们自己私下里面叫的,大家都知道其实它的另一个官方订下来的名字叫做‘起航者一号’。这种空重只有三百一十四公斤的飞机,最高时速只有78公里上下,勉强只能算是小型教练机。技术上虽然比三年前美***方开始装备的军用莱特式飞机要先进一些,不过比起如今世界最顶级的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军政府当然也知道这些,不过本着扶持本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打算,李汉在鄂中京山地区成立了‘航空练习公所’,批准从秘密经费中调出三十五万元,向‘中华飞行器研究总厂’购买了‘起航者一号’二十一架用作教练机。随后若是冯如这里还有全新的改进型号,经过试飞之后,军政府还准备下单继续采购,用巨额的军购强行促进中华渐起萌芽的航空工业发展。

    航空练习公所是隶属军方创办地一家航空普及机构,练习公所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培养合格的飞行员,储备航空后备力量。现在莫要说国内,便是整个世界其他国家也还没有出现完整的航空普及教育课程,导致公所现在也没有足够的教材跟课程教授,因此大多数时间还是训练那些通过了视力、恐高跟胆量训练的士兵们乘坐飞机试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