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三日后御驾亲征

加入书签


  在一片热烈的议论声中,朱翊镠册立朱常洵为皇太子。

  而官员们尚未来得及继续议论,为什么立郑妙谨儿子不立李之怿儿子,朱翊镠紧接着颁发了一道旨意——

  三日后将御驾亲征,协助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届时由太子监国,又因太子年幼,请郑皇后代为听政。

  在此之前,官员们只知道皇上有心立郑妙谨儿子在太子。

  而对于皇上紧接着颁发的那道旨意毫不知情,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御驾亲征”的消息或风声。

  故而又引来一片热议,其热烈的程度已经盖过册立太子了。

  让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进而统一全部女真,这个大家都知道,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只要看管好这个篮子就行。

  尽管这个战略与之前截然相反,但总算不失为一大战略,毕竟陛下有足够的信心控制努尔哈赤嘛。

  可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

  多年来对辽东边外各部落可谓焦头烂额,恨不得他们自相残杀,彼此削弱对方的实力,这样就变得老实了。

  边患不是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吗?

  对于大明而言,只需坐山观虎斗不废一兵一卒就可以达到目的,多好!

  况且,辽东那边有李成梁,手下可谓猛将如云,蓟辽总督又是戚继光,戚家军令各部落闻风丧胆。

  即便想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可以派李成梁或戚继光去呀,有必要陛下御驾亲征吗?

  太子还不到三个月大,莫非这就是陛下急着册立太子、而册立太子时又跳过第一继承人的缘故?

  如果陛下要御驾亲征,那立郑妙谨的儿子为太子,当然要比立李之怿儿子为太子更利于朝局稳定。

  这一点朝中官员之前就论及过,只是没想到御驾亲征一节,御驾亲征无疑让这个观点更加充分合理。

  可陛下御驾亲征的出发点、立足点是什么呢?

  ……

  好在有内阁三位阁老,还有兵部尚书吴兑、礼部尚书徐学谟等,几位大臣知道皇上的用心。

  虽然他们也不能完美地给出一个解释,或者说以他们的理解与见识解释不清楚,但相信朱翊镠。

  而且知道朱翊镠一旦作出决定,便没有人能改变得了的。

  御驾亲征势成必然。

  朱翊镠知道即便是他自己也很难解释不清,就像前几天召见申时行、徐学谟与冯保,都只能给出三个理由,还有很多话不知道怎么说。

  面对众多官员的疑虑与不解,朱翊镠仍然只能给出那三个理由。

  至于他们如何理解,朱翊镠并没有进一步做过多的解释。

  反正御驾亲征已经决定下来了,吴兑也早已经暗中做好准备,届时由兵部侍郎王象乾担任大将军。

  而朱翊镠自然就是大元帅。

  ……

  其实,御驾亲征绝对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左传》中有言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说,国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跟打仗了。

  《周礼》将古代的礼仪制度结构划分为“五礼”,“军礼”排在第四。

  而皇帝亲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顶一的大事。

  既然是大事,就一定不会简单,想要御驾亲征,先得把大臣们搞定。这也是朱翊镠为什么首先召见申时行与徐学谟他们先通气。

  毕竟御驾亲征虽然能振奋士气,但肯定有风险,万一出了什么差错,也不是闹着玩的。

  朱翊镠早料到,文武百官一定不会听之任之,让他轻而易举出征成功。定三天之后就出发,也是不想来回与朝臣纠缠打嘴炮。

  本来,御驾亲征一般流程如下:由皇帝本人提出口头申请,然后大臣们以各种理由阻拦,皇帝本人继续坚持,再到大臣们无奈表示同意,最后皇帝发布书面声明诏告天下。

  以上流程需要耗费许多时间,而耗费时间的多少通常又取决于皇帝本人的权威,以及大臣们的嘴炮水平。

  这繁琐的过程朱翊镠直接省了,其方法还是通过先搞定几个头目,像申时行、吴兑、徐学谟、冯保、陈炬他们都表示赞同,然后再搞定嘴炮水平最高的六科廊言官,基本就可以定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