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得子,变局

加入书签


    打败满清已经毫无疑问,但要彻底剿除,却还是一个较长期的任务。∑

    只要满清不投降,他们可以向北,向北,再向北,建州守不住便退到吉林,吉林守不住便退到黑龙江,甚至越过大兴安岭,到西伯利亚去。

    而明军越往北越困难,气候环境,物资运输,衣食住行,等等,补给线越拉越长,没有积累和经营,便难以大踏步北进。

    当然,就原来明朝的疆域图来看,辽东在严格意义上只是现在的辽宁省和吉林省一部,最近北的军事屯堡便是李成梁修筑的宽奠六堡,而原建州三卫属于羁索州,并没有明军实际驻扎。

    只是朱永兴的目标远不是恢复旧疆域,也不会再设什么羁索州,不仅由东北至图们江流域、东南至鸭绿江、西至开原及辽东边墙一带的建州三卫都要进行军事占领,并进行确实的府县政治统治,他还要跨过黑龙江,击退沙俄,与其争夺西伯利亚。

    有这样远大的目标,将满清赶出辽东便只是第一步,然后步步为营,一边建立屯堡作为物资补给点,一边不断地向北推进。从这个目标出发,稳下心来便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对于满清,此时不降也是觉得尚有退路,哪怕是苦一些,也绝不至于无立锥之地。吉林先不说,宁古塔(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靠日本海)之地又岂是明军能够打到的。

    要知道,几百年前的宁古塔是尚未开化的地方,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在前人的记述中。它是令闻者畏途,行者却步的。比如被被流放的吴兆骞便写到:“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正是这样的恶劣和苦寒,使满清存着最后的信心,败是败了,但绝不会亡族。而这样的环境磨砺之下,族人卧薪尝胆,重复当年武勇,并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事情。

    也正是有这样以防万一的心理,满清就总是提不起倾全族之力、绝死一战的劲头。从退过长江。再退过黄河,再退出中原,再退……

    所以,在接到卓布泰的急报后,以鳌拜为首的清廷当权派意识到短期内促使明军退缩的意图基本上落空,又转而将经营重点移向建州。也就是说,锦州、盖州继续这样顶着,希望明军露出破绽。或者先支撑不住;而朝鲜方向的兵力却要加强,以确保建州这个老窝的安全。

    …………

    北大荒。北大仓,两个名词之间的转变要经过多少年的经营,要付出多少人的辛苦?

    心随侯雁乡关远,泪入征笳道路难。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谁会闯关东,谁会走西口。谁又会下南洋?

    但移民实边又是势在必行,光靠军队驻扎,总不算是稳固占领,扩张之势也行之不远。为什么沙俄以几百匪徒便敢入侵黑龙江流域,还不是因为那里人烟稀少。从内地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的局面。

    要长期驻军,便要有百姓耕种,便要基本保证粮食自给。更不用说还要向北拓展疆域,与北极熊进行争锋了。而彼得,罗曼诺夫王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也最可能成为朱永兴的对手。

    但现在,朱永兴想得可不是什么彼得,而是哭得响亮的小娃娃。没错,一个男孩儿,梦珠所生,即便不能继承皇位,那也是大皇子,亲王是跑不了的。而母以子贵,梦珠的地位就算是稳固下来了。

    有了儿子,朱永兴自然是高兴的,并不因为是个男孩,他为梦珠高兴,这是她的一个心病。异族身分,总是一个阴影。特别是涉及到皇家子嗣的问题上,那些臣子们比朱永兴更为焦虑和担忧。

    不立皇后,特别是还未纳汉家嫔妃,始终是臣子们所不能放心的大事。臣子们肯定会以为朱永兴在使用拖延战术,拖到最后,你总不能视我的子嗣于无物,另寻宗室子弟吧?所以,他们极力想让汉家女进入后宫,只要满朝文武有正常的思维,自然会拥护其登后位,有了子嗣,那便更是名正言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