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殿下不易,酒后点透

加入书签


    “诸葛亮未出茅芦,先定三分天下。。。殿下未取江南,便已谋划辽东。”白文选慨叹道:“如此眼光,比武侯亦不遑多让。”

    “赵王谬赞了。”朱永兴微微一笑,停顿了一下,说道:“赵王镇守滇省,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可莫要心中埋怨啊!实在是非赵王这样的老将,难以让孤放心啊!”

    “殿下多虑了。”赵王白文选浑不在意地说道:“难得有安乐闲适的日子,此不正是我辈所想?殿下看我是不是胖了?至于建功立业,那是年轻人的事情,与他们争个什么。”

    朱永兴呵呵一笑,认真打量了下白文选,点头道:“确是福态了。”

    “胖是胖了点,那是心宽所致,这战阵之事可未荒疏。”白文选接着说道:“殿下何时需要,我便何时领军出征。嗯,我虽不争功,可下面的儿郎们,这心可是热切得紧呢!”

    “恐怕赵王还要镇守黔省些时日,待完全稳定地方后,才能征战沙场。”朱永兴也意识到如果吴部反正,也并不是短时间内便能整顿消化好的,将其调出贵州,由赵王白文选带兵镇守,家眷俱在,谅他们也不敢生变。

    白文选深以为然,点头答应,停顿了半晌,意有所指地说道:“殿下不急取江南,正是上策。既让清军深陷其中,又让江南的迂腐文人能少聒噪些时日。只是要攻取金陵时,殿下可是一定要去,大张王旗,以鼓舞士气、民心。古语有云: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孤当亲征金陵,以定江南之基。”

    正说着话,外面有机要室随行官员匆匆来报,情报局送来了加急密信,已经解密完毕,请朱永兴亲阅。

    朱永兴有些疑惑地看了神色有些不对的属下一眼。接过密信看了起来,然后他的脸色郑重起来,陷入深深的思索。

    白文选不明所以,也不便多问,在旁安静等待。

    好半晌,朱永兴突然释然一笑,说道:“朱三太子啊,孤记得弘光时曾有过一个,后来却听说是满清派来的间谍。这个呢。真假且不论,也不用如此紧张吧?”

    “殿下不可轻视。”机要官员赶忙提醒道:“弘光时确有伪太子北来,朝廷官员也皆知其假冒,且无人提出异议。然有对福王继位不满者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掀起一片喧哗。朝廷越说是假,远近越疑其真。一直闹到朝廷覆亡,方告平息。”

    朱永兴想了想。说道:“若是真的呢?”

    “弘光帝曾面谕群臣:‘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机要官员很有才华,复述得一字不差。

    朱永兴微微一笑,说道:“便如此办吧!先将其接来广州,勿使清廷捕杀,或是以此作文章。若是真的。便由政府安排供养;若是假的,便治罪处罚。”

    “殿下。”机要官员看了赵王白文选一眼,有些犹豫。

    “赵王忠心无二,不必避讳。”朱永兴摆了摆手,让机要官员直说无妨。

    “那鞑虏占领北京后。太子慈烺被其外祖父周奎献于清廷,清廷借口说太子是假冒,杀死了太子,并且把证明太子不是假冒的十余人也全部杀死,而说太子是假冒的人都活了下来。”机要官员说道:“清廷每破获朱三太子案,皆称之为伪冒,然却必杀之。”

    朱永兴想了想,摇头道:“鞑虏以异族入主中原,自然害怕民众归心明代皇子。而若杀真太子,又有悖于其一向所宣称的善待明朝宗室,故皆称为伪。然今形势大不同,孤没有担忧之理。嗯,先把人带到广州,待孤回去后再作定夺。”

    “属下遵命。”机要官员有些不情愿地告退而出。

    “殿下,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可有妇人之仁。”白文选在旁委婉地劝道:“别有用心者尚在,要提防他们借此兴风作浪啊!”

    朱永兴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此人无论是真是假,皆杀不得。当今皇上仍在,大位已定,一个只知东躲西藏,毫无反清复明之心的朱三太子岂能登大宝?况且,孤这个朝廷留守越俎代疱,岂不是授人以柄?嗯,孤若没有此气量,连烈皇亲子亦容不下,日后又将如何对——”说着,朱永兴伸手指了指南面,苦笑一声,“孤虽未对晋王明言,但却说过不向皇族挥刀。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晋王自是心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